“输血”扶贫村 “造血”富村民
山西阳泉市质监局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近年来,山西阳泉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捧出一颗真心、奉献一份爱心,真扶贫、办实事、用真功、见实效,着眼快、准、实,确保扶贫工作谋好局、起好步,为扶贫村盂县西烟镇前河东村提前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阳泉市质监局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建立了干部联系到户的帮扶工作机制。除选派一名优秀年轻干部任扶贫村第一书记常年驻村工作,还组织系统30名帮扶干部深入32户贫困户家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做到结对帮扶干部与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
要打赢精准扶贫这场战役,发挥好村“两委”干部的作用至关重要。扶贫工作组指导村委会强化责任意识、致富观念,先后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共计13次,广泛听取和采纳正确的民主意见,充分发挥好村委会在脱贫方面的筹划和组织作用,切实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能力。
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前河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畅路”“通水”成了扶贫工作组的首要攻坚任务。2015年,阳泉市质监局投资13万元为村里硬化了道路,修建了文化广场。2016年,投资63万元,帮助村里打井,修建了水泵房,铺设水管,为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彻底解决了该村人畜吃水难的问题。
“通水”“畅路”改变了前河东村的面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扶贫村组织建设得到加强,软环境得到优化。所有的这些产生了强大的“造血”功能,“筑巢引凤”效果明显,前河东村逐渐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留下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鼓舞了村集体干事创业的信心。
由于先期“输血”基础工程实现了水净化和路硬化,为绿色养殖生态化和畜舍建设设施化提供可能。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后投资30万元,创办了百草香养殖合作社,建设一个集黄芪种植、黄芪羊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项目,带动村民脱贫;外出务工农民建魏投资15万元,修造了占地约0.5公顷的建魏养猪场,目前引进种猪10头、小猪11头,正在逐步扩大规模。该项目推行农牧结合的生态模式进行生猪饲养,实现养殖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该项目解决了前河东村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待猪出栏后进行销售,不仅解决了温饱,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拉动了扶贫村经济的发展。
为健全“造血”机能,扶贫工作组还帮助村集体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将贫困户吸纳进村集体生态养殖项目中来,变成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对贫困户而言能快速脱贫,对扶贫村而言可以强化村党组织的带头作用。
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帮扶下,村集体利用投资48万,建设集体所有制的冀丰健康养殖鸡场。鸡场总占地8公顷,年出栏万只成品鸡、销售50万枚鸡蛋产量、批存栏5500只成品鸡、生产鸡苗4600只。该养殖场以贫困资金占股31%的方式,将年收益的28%用于贫困户解困资金,今年实现贫困户人均1000元的稳定收益,并将成为持续激活前河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内动力”和继续发展的“源动力”。
目前,前河东村养殖业的三大支柱——养羊、养鸡和养猪,逐渐找到了各自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未来必将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