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凰
湖北近期的高温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几乎没下过雨,让人苦不堪言。屋外就像个烤箱,有人戏言如果再带点盐、撒点孜然粉,大中午的出去一趟,大概就能成烧烤了。连路旁的梧桐树,叶子都黄落了一大半,要知道这种树在我们这里往常都是十一月中旬才开始掉叶子的,可见天气的干热到了什么程度。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一个问题,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古代,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度过夏天的?
杜甫在他的《夏夜叹》里写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请不要被吓倒,不要认为唐朝的夏天也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动不动就38℃以上(35℃都算凉快的)。请大家相信,古代的夏天是绝对没有我们现在这么热的,中国古代没有现代制造业,没有工业污染,没有水泥钢筋混凝土建筑,所以也就没有温室效应,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说古代夏天的温度大约在18℃到30℃,比现在低多了。我是比较相信的,不然大家也不会在古代留存下来的画作里看到:即使是在夏天,人们也都是穿长袖长袍的,不仅是达官贵人这样穿,农夫平民也是长袖长裤,最多将袖子裤管卷起,像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这样在夏日光着膀子,这样飘逸和潇洒的只是极少数。一是因为古代没我们现在热;二是因为古人一般穿丝和麻葛做成的衣服,比现在的棉和化纤制品凉爽,而且那个时候到处都是石板和竹子,人们睡在石板上或者睡在用竹子制成的竹床上,也是很凉快的。
其次,千万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虽然他们没有制造出电风扇和空调,但各种消暑的方法也能令我们大开眼界。在皇家宫廷,苍松翠竹,浓荫蔽日,这就凉快了很多;而且,古代的人是很会用冰的,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想必很多人都看过,虚竹躲在西夏王宫的冰窖里面,那冰窖并非杜撰。皇宫里有冰窖,很多富贵人家里也有。每当寒冬季节,大雪纷飞,冰冻三尺之后,都会有专人采集天然冰块,贮藏在冰窖之中,炎炎夏日再取出来,以供消暑之用。那些冰块不仅可以放在房间里降温,也可以做成各种冷饮。宋代晏殊的“玉碗冰寒滴露华”和苏轼的“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就是描写佳人吃冷饮时的情景。
当然了,心态也很重要。都说现代人心态很浮躁,天气热的时候更躁,完全不同于古人。看看北宋蔡确的“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诗人闲适安逸的心情和一种悠闲自乐读书的心态溢于言表,再热的天都不觉得热了。再想想南宋杨万里的“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树阴,婆娑的竹林,悦耳的虫吟,清幽,静谧,一种心静自然凉的感觉油然而生。再看看元朝白朴的“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躁热、喧闹的特征,只有静谧、恬然、悠闲、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