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在9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谈到他20多年前在国外一家陶瓷厂看到的场景:“生产线上看起来好好的盘子,检验员当着工人的面砸在地上,因为花纹有一点点小瑕疵。他们说,我们的企业决不允许‘次品’出厂。”之后总理强调:“‘中国制造’走到今天,必须要树立这样的质量意识,不断提纯这4个字的含金量!”
总理讲的这个小故事蕴含大道理。“中国制造”的含金量靠什么提纯?质量。其中道理很简单,以单个产品看,其质量越高,市场售价越高,生产经营者从中获利也越多。这个“利”,就是实实在在的含金量。上升到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制造业,要在制造上获得更高利润,就必须提高质量,将质量转化为含金量。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制造”在不少领域已经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比如高铁、核电、工程建设等,含金量很高。但在相当多的领域,特别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产品质量水平较低,含金量不高。国内消费者热衷“海淘”“代购”,消费外溢,就从需求端反映出供给质量不高的现实。在国际上,“中国制造”常被称物美价廉,实际上这个评价更多还是偏向“价廉”,而“物美”的对仗修辞意味更浓一些。这就说明“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不足,需要不断提纯。
怎么做?抓质量提升。我们知道,表现在产品或服务上的质量是客观的,但实现质量、提升质量却是人的行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总理讲到的那个砸盘子的故事,砸与不砸之间,就体现出“能动”差异,也最终会在产品上呈现出来。砸了,表面看是增加了成本,但消灭了次品,也就维护和提升了品牌形象,从而实现品牌溢价,其收效远高于砸掉的损失;相反,不砸,让次品流入市场,必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降低其满意度,从而折损品牌价值,其失也远大于侥幸留存下来的次品盘子的价值。
就提纯质量含金量而言,比起“决不允许‘次品’出厂”,更根本而有效的做法是“决不允许‘次品’生产”,这尤其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这个时候,生产者的质量观念就显得极其重要,是否拥有工匠精神,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家美国企业的总裁到一家日本企业参观时曾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而日本企业的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由此可见日美企业在质量观念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通过许多产品显现出来。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一直拥有很高的占有率,挤占了美国本土汽车品牌的份额,就是很好的例证。支撑日本制造高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日本的产业工人素养很高,他们血脉里都有工匠精神流淌。
实事求是地讲,与美日欧相比,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理念明显要差一些,企业普遍存在“差不多”“凑合”的观念,一线产业工人也大都缺少工匠精神。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尚未形成重质量、重制造、重工匠的氛围。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德国莱茵 TüV集团管理执行董事会主席迈克尔·富比指出,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希望进入办公室工作,而企业却非常需要一些拥有专门技术的“手艺人”。不愿意做“手艺人”,这是质量文化缺失、工匠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现。
提纯“中国制造”的含金量,需要抓好质量提升,而质量提升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的升级。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中国制造提质升级最终是靠“人”来完成,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这个最大优势和潜力。要加快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改革完善职业教育育人方式,为制造业发展培育更多“大工匠”。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