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深圳全国首创《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

2018-01-23 09:57:23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每栋楼每套房都有了“身份证”

深圳全国首创《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

□ 刘 强 本报记者 傅江平

深圳每栋楼每套房都有了“身份证”。1月19日,深圳市委政法委和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联合召开了《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深圳标准应用试点启动部署会,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华楠,深圳市副市长黄敏等领导出席会议。

据李华楠介绍,统一地址规范标准建设和应用将空间地理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深圳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智慧城市建设,是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的创新举措。

《社会管理要素统一地址规范》深圳标准由深圳市委政法委及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牵头,联合市经贸信息委、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相关单位共同起草。通过整合规划国土、公安、住建、民政等地址管理部门的行业标准,以网格化管理基础,按照最大公约数原则,建立的融合空间地理和社会治理的最广泛、最基础的地址标准。据悉,该标准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和中国工程院戴浩院士等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了深圳市法制办审查,经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批准,于2018年印发施行。

深圳市委政法委表示,该标准实现了三大创新: 一是为每一栋建筑物房屋赋予了“身份证”,形成了社会管理参照物。统一地址标准为每一栋建筑物房屋赋予了25位的数字编码,成为了唯一的“身份号码”。在此基础上,这一“身份号码”同时关联了不同行业标准的房屋地址以及老百姓俗称、简称等非标准地址,市民通过输入房屋地址的俗称、简称就可以简单快速的检索到该地址的具体位置。二是为建立社会管理“块数据”提供基础。统一地址涵盖了市、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建筑物、房屋等不同管理层级的空间地理信息,根据管理的精细需要,可按照不同的层级和辖区形成融合人、事、物等社会管理要素的“块数据”,服务基层“块治理”。三是为建立立体化网格管理和服务提供基础。统一地址规范了基础网格和工作网格的关系,实现了不同网格之间的联动和协同,建立了责任到网格、责任到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按照统一地址标准的建设要求,深圳全市60多万栋建筑物和1100多万间(套)房屋都已经赋予了二维码,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地址基础库,规划国土部门所编制的道路街巷和小区信息、公安部门管理的门楼牌、网格员采集的房屋信息将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统一地址库进行清洗关联比对,形成权威准确的地址信息。在地址使用过程中,建立了问题地址救济机制,市民一旦遇到问题地址,可以在互联网或者政府办事窗口对地址信息进行纠正和补录,反馈的地址信息将推送给辖区的网格员上门核实。

深圳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统一地址将服务于深圳政务工作、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统一地址为居民办事和政府部门管理提供了精准的地址服务,通过输入某栋建筑物名称以及具体的房间号,便可以找到相应的标准地址,同时在地图上同步显示地址的准确位置,不再需要手工录入地址,既提高办事效率,又保证了地址信息的准确,方便政府各部门事后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管理。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副主任郭驰介绍,深圳商事登记工作将与统一地址库采集管理深度融合,今后,申请人在登记申报时将通过全市统一地址库查询并选定拟申请的商事主体住所地址信息,不再手工录入地址,在注册源头杜绝虚假地址。深圳还将率先在市场监管方面探索基层工作网格与社区基础网格的联动机制,使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与基层网格信息采集员形成巡办合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行业监管新体系。同时,还将利用统一地址形成的“块数据”,推动商事主体信息“进格入块”,形成“一张图”立体化管理,服务基层产业规划和产业治理,探索“条数据”服务基层“块治理”和“快服务”的新模式。1月19日,深圳市委政法委和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正式启动了福田、宝安、龙华区应用统一地址加强商事登记监管的综合试点工作,为提升商事登记质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新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业部主任武祥指出,统一地址标准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意义重大,通过统一地址的应用,以地址元素为纽带,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通信息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有效推动城市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构建城市大数据中心,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将全方位使用和推广统一地址,在深圳率先实现城市大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助力深圳推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创建工作。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