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用高质量擦亮“中国造”新名片

2018-07-05 11:11:4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用高质量擦亮“中国造”新名片

——“爱上中国造”在浙江安吉的和也实践

□ 本报记者 刘伊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把质量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要求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用新的质量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国质量发展自此开启了新篇章,迈入了新时代。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安吉近年来立足于科技创新,释放创新原动力,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创造新机遇、打造新引擎,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中国造。日前,由中国行业报协会在安吉主办的“爱上中国造“座谈会上,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表示,“中国造”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打造出百年民族品牌,让老百姓真正爱上中国造。媒体应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中国造”正确的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与百姓生活的热点,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媒体人的职责。

图为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朱胤元 摄

技术积累引领企业创新升级

“要让消费者爱上中国造,首先企业要有良知,产品要可靠。”座谈会上,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财如是说。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也公司自创立之初就立下“让天下人睡出健康来”的宏愿,多年来矢志不移,倾心致力于健康寝具的创新变革,开发出的一系列高科技产品,从一个人的信任,到家庭化的使用,再到家族化的普及,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拥护。

近年来,寝具行业作为传统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如何去同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为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睡眠的要求,和也公司加强创新研发,率先打造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与“智慧健康省级企业研究院”五大创新平台。拥有海内外科研博士十余名,成功引进国家“计划”特聘专家,引领了健康寝具的变革,以实际行动擦亮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创新源自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据了解,方志财自1997年就开始从事健康睡眠产业研究,通过20多年的实践和反复测试,将稀土磁性材料和功能性纺织材料成功融入到寝具之中,致力于改善睡眠健康。目前,和也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打造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荣获授权专利两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实用型专利140项,国际专利10项,更有一项科技成果荣获了201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数据严格把关质量安全

创新离不开长期的质量积淀。产品是否安全有效、质量可靠,决定了企业最终能赢得市场信赖。谈及产品的质量保障、安全检测,方志财表示:“必须用科学的数据说话。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记载了磁石的治疗功能,但长期以来,磁保健产品的作用机理一直采用定性的方式表述。近年来,和也公司分别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强磁场、浙江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十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确保各项产品对人类的健康安全可靠。通过临床试验量化表述,研究生理、生化反应,达到真正用科学的数据说话。”

据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显示,和也产品释放的负离子浓度高达7000个/cm3,而常年的空调房间里负离子只有0~20个/cm3,和也产品的负离子浓度与大竹海相当,远远超过了标准要求。和也公司发表的学术论文《负离子纤维材料的功能性研究》也显示,负离子功能面料能够有效地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从而改善周围微环境质量,有利于改善人体健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庆俊教授表示,大量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对人体产生生物效应。最显著的表现为磁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血液灌注量,从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力等多种理疗作用,是人们理想的健身强体的物理因子。

目前,和也公司已成为“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磁剂量标准”及“中国保健功能纺织品负离子标准”的主导修订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磁医学项目传承保护单位”。

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和也公司坚持采用进口的纯天然可降解、无污染的橡胶;在生产过程中坚持采用先进复合技术,有效减少胶水等原材料的使用量。根据数据显示,和也在生产过程中万元增值能耗仅有0.0578吨,符合清洁型生产标准。除此之外,和也开发多产品线,除了生产寝具之外,还开发出了护身系列产品,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材料的浪费,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安吉千亿级绿色家居产业的聚集,和也公司正以高质量的品质塑造着“中国造”新名片。和也在受益于“两山”红利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烙上“两山”印记。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景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