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进化后的万物标尺
浙江开展计量单位制变革与国际互认宣贯研讨
本报讯 (金 洁 张 律 记者曹吉根)“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将改变国际计量体系现有格局,及时掌握量子计量前沿技术才能实现国家计量体系的自主可控。”5月20日,在浙江省开展的计量单位制变革与国际互认宣贯研讨会上,计量专家提出要抓住量值源头多极化的机会。
正如“国际单位制——根本性飞跃”的主题所描述,“变革”已成为今年第20个世界计量日的热议关键词。当天,浙江省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计量技术专家、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齐聚浙江省计量院,共同交流探讨国际计量单位制向量子化的正式跨越。从今年的世界计量日开始,国际计量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全部实现由常数定义,国际单位制采用实物计量的方法走到了历史性的转折点,这是国际单位制(SI)自1960年创立以来最重大的变革。
“国际计量单位采用常数定义有利于保障其长期稳定性、客观通用性和全范围准确性和未来适用性。”浙江省计量院副院长沈才忠介绍说:“重新定义将改变国际计量体系现有格局,实现量值传递的链路多样化和扁平化;将显著提升国家计量管理效能,使得计量基准可随时随地复现;将有力支撑新一轮工业革命,把最高测量精度直接赋予制造设备并保持长期稳定;将引发仪器仪表产业的颠覆性创新发展,催生测量仪器仪表形态的全面创新。”
“国际单位制(SI)是从‘米制’发展起来的国际通用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世间万物的标尺,其变革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在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上,计量应能发挥比以往更重要的基础作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顾文海表示:“连续两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都是围绕国际单位制的量子化演变展开,掌握量子计量前沿技术的少数国家将形成量值源头多极化,如果不能成为其中一份子,国家计量体系将无法自主可控。正因如此,更加需要国际法制计量局对全球计量制度进行规范和协调。”
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单位制变革的同时,国际法制计量局证书互认制度也在进行重构,新的计量互认证书(OIML-CS)制度于去年开始实施。计量器具经过试验证明其符合国际法制计量局有关国际建议的要求时,可颁发由国际法制计量局统一规定的合格证书,并统一注册登记,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公布,从而减少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对计量器具重复进行型式批准的现象,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互认制度将降低贸易技术性壁垒,便利计量器具国际贸易,实现“一张证书、一次测试、全球互认”,释放“国际红利”。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