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坚强”的奥秘
——中铁大桥局坚守质量传承创新侧记
□ 张 静 本报记者 张 华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此欣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绝美诗词。
62年来,武汉长江大桥虽经历无数次洪峰的侵袭,遭遇近百次船舶撞击,却依旧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安全承载着每天近10万辆汽车、148对列车南北通行的繁重运输任务,人们因此送给这座已逾花甲却依然雄姿英发的大桥一个质朴的名字——桥坚强。
“桥坚强”的缔造者,正是有着“建桥国家队”美誉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大桥局)。迄今,像这样的“桥坚强”,中铁大桥局已修建了2600多座,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
振聋发聩的《世纪大桥质量宣言》
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天堑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梁。
据参与大桥建设的老工人回忆,当时,大桥钢梁用的铆钉直径为26毫米,最大板束厚度为170毫米,而所有铆工都没有铆过这么厚的板束,也没用过这么长这么粗的铆钉。铆合后,工人还要用小锤敲击钢梁上的每一颗铆钉,检测铆合质量。
过去钢梁悬臂施工
1956年6月,大桥钢梁铆了两个月后,工人发现有的铆钉不能全部填满眼孔,有松动。经专家诊断,铆钉铆合不密实,将对钢梁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会致桥梁垮塌,必须对已经完成铆合的1万多个铆钉全部拆除更换。当工地上的干部和工人犹豫不决时,时任大桥局局长彭敏果断决定,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全部返工。直到铆钉施工质量高出国家指标5%,大桥工程才重新启动。
“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不仅仅让中铁大桥局第一代桥梁工程师学会了建桥,更重要的是,还让他们在脑海中烙下了深深的质量印记,形成了‘坚守质量、传承创新’的传统。”中铁大桥局董事长刘自明说。
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部分墩身出现混凝土质量缺陷,时任大桥局局长宋次中力排众议,决定“推倒重来”,不让大桥结构安全留下任何隐患。
自1968年12月通车至今,南京长江大桥共发生35起桥体被撞事故,但大桥结构没有受到实质性损伤。
1999年8月23日,中铁大桥局在芜湖长江大桥巍然矗立的桥墩旁立下醒目的《世纪大桥质量宣言》汉白玉碑,向社会郑重承诺:“我们视大桥质量为生命,对大桥质量终身负责!”并真诚倡议:“开展桥梁建设质量竞赛,把每一座桥梁建成内实外美的精品工程,使之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这是我国桥梁界乃至工程界的第一份质量宣言。至今,这一振聋发聩的誓言,仍然回荡在人们的耳旁,教育着每一位大桥人秉承工匠精神,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时间、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平潭公铁两用大桥架设首片梁
独具匠心的“质量安全积分超市”
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大桥质量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
“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我们在公司、项目和作业3个层面运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新质量管理工具。”刘自明说,在项目层面推行精细化管理、责任矩阵、产品清单、服务清单,不断加强施工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施工质量管控,并将质量安全责任分解到班组长,从根本上杜绝“三违”行为,保证了“精雕细刻、百年品质”质量理念的全面落实。
“今天我给大家看一块施工画板,请大家从中找出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同时,给大家出个安全谜语,大家把答案用微信发给我。最后,请山东老王给大家唱一段安全快板……”
4月26日下午4时许,在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部施工现场,一群着装整齐的施工人员站成一排,正在聚精会神地听项目部负责人讲解。
“这是项目部充分利用班前10分钟时间,结合实际制定的‘2332’10分钟班前教育管理制度,要求全线各工点每天组织开展2分钟安全劳动纪律、3分钟安全技术交底、3分钟施工要点和2分钟具体要求教育。”项目部李陆平介绍说。
“班前10分钟”,只是中铁大桥局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制度的一个缩影。
在中铁大桥局海宁盐官制梁场项目部,有一家“免费超市”,同样格外引人注目。
走进这家特殊的“超市”,只见占地仅十几平方米的活动房内别有洞天,货架上电风扇、凉席、球鞋、水瓶、洗衣粉、各种食品饮料等应有尽有。
“我要一瓶矿泉水,快帮我扫一扫二维码。”2018年5月的一天,劳务人员王振宇走进超市,拿着安全帽对工作人员说道。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快速地对其安全帽进行扫描操作后,将其质量安全积分扣除了200分。
用质量安全积分免费换购日用品,真是一件新奇事。
“这是我们为激发全体职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创新性地设立的‘质量安全积分超市’。”面对记者的疑惑,梁场安质部负责人严友军解释说。
据悉,目前,像“班前10分钟”“质量安全积分超市”这一类以项目、班组为单元的质量提升活动,正在中铁大桥局施工现场蓬勃兴起。
“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2018年11月2日,刘自明代表中铁大桥局,在北京领取我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
“获奖是因为我们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和坚持了天堑变通途‘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刘自明说。
该模式集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研发这4个与工程质量相关的关键要素为一体,以施工总承包为主线,结合科研、设计、装备研发制造,共同打造精品项目,四位汇聚,互相支撑,协同创新,对桥梁建造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为保证“四位一体”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中铁大桥局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组织保障机制。
因桥而立、因桥而兴的中铁大桥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4项,国际乔治·里查德森大奖6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0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34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26项、中国公路交通优质工程李春奖4项。在新华社发布的《中国大桥十宗“最”》中,中铁大桥局被称为世界最“牛”建桥企业。
“60多年来,我们为全球设计建造了2600多座大桥,无一质量问题。”刘自明自豪地说,作为桥梁建设行业的领军者,将始终发扬坚守质量、传承创新的优良传统,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加突出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把中国桥梁打造成靓丽的国家名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