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广州海关破获一起案值超亿元的燕窝走私案,引起社会关注。燕窝疯狂走私,凸显市场之乱的同时,也再次触发食品和营养学专家对这种“传统食品”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探讨反思。他们呼吁人们理性对待燕窝,不要迷信、不要炒作,让它回归本源。
燕鲍翅参,民间所谓“四大珍馐”中,燕窝虽列其首,但它受国人追捧的历史却很短。目前并未发现确切史料写明其作为食补佳品的开端,从民间传说推测,其在上流社会受推崇,应该是明清时期的事。在清乾隆年间,因皇帝本人喜爱,加之一些名医为燕窝附会了治补功能,才使其名声大盛。
既为“附会”,自然就有忽悠的成分。事实上,将燕窝放在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视角下,其三四百年来以医补树名立身的历史,根本不值一哂。“补血”曾作为燕窝的功能标签和价值支撑,但自从2011年发生著名的“血燕事件”后,这两个字却成为它的耻辱,也彻底改变了它的历史走向。这一年的8月,原浙江省工商局抽检发现,3万盏血燕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最高超标350倍,血燕产品不合格率100%。事后,全国工商系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一时间,血燕产品遭全国“通缉”,国家还一度全面禁止进口燕窝,燕窝市场遭重创。
所谓“血燕”,即传说中雨燕呕血筑起的巢。但实际上,血燕之血,并非燕子的血,其呈现的如血之色,是由筑于岩壁上的燕巢被含铁的矿物质侵蚀所致。这种矿物质说白了就是铁锈,其所含三价无机铁对于人体补血补铁而言,效果极差,还不如吃点瘦肉来得实在。原生血燕虽说价不符实,但至少还没有多少危害,而市场上流通的那些人为加工的“血燕”,问题则严重得多。据悉,这些“血燕”是人工养殖的屋燕巢通过“鸟粪熏染法”制成。浙江查处的问题燕窝中所含致癌物亚硝酸盐,就是这么熏出来的。
补血被证伪,有人就将燕窝的功效宣传转向提高免疫力和养颜。但这也无法为燕窝挽回面子。在业内,燕窝的标志性成分,又被称为燕窝精华的,是一种叫做燕窝酸的东西,它也是评判燕窝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不过,燕窝酸并非燕窝独有的成分,它有个通俗的名字叫唾液酸,在很多常见食物都能找到。比如鸡蛋,研究数据显示,一枚乌鸡蛋含有唾液酸200毫克以上,一天吃两个这样的鸡蛋就堪比燕窝了。而且,人体自身就可以制造——要知道,燕窝就是燕子以其唾液混合绒羽等杂物筑成,它的唾液跟人的唾液成分并无二致。唾液酸具有一定的抗炎及调节免疫的作用,不过实验剂量远远大于吃燕窝的量,而且这些功能在人身上能否复制出来,至今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至于一些燕窝产品宣称含有大量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即表皮生长因子),因而具有美容之功效,则是美容界大忽悠传统伎俩。这个东西听着挺神乎,其实自然界到处都是,人体内原本就有,而且比燕窝中的量还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EGF是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无论生吃还是炖服,它到了胃肠里就会被切成氨基酸碎片,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当然,说了这么多燕窝的不是,也并非要全盘否定它,毕竟,燕窝这东西还是可以吃的,而且从市场角度看,燕窝非工业产品,且国内极少出产,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基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逻辑,它也能卖出高价。但不应过分炒作,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它,让它回归本源。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