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浙江省特科院首次实践使用水下管道检测系统

2020-05-22 10:31:19 中国质量报

担起管道检测重任的江底“蛟龙”

浙江省特科院首次实践使用水下管道检测系统

本报讯 (张 律 记者曹吉根)虽然远离岸线、主体潜在水中,却能在辅助下完成水下埋地管道的检测任务——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特科院)携带动力装置的水下管道检测系统首次成功运用,翻开了浙江水下长输管道检测新的一页。

近日,应中石化某成品油管道输送公司要求,浙江特科院对其所属的穿甬江段管道进行管线水下探测及相关评价。据了解,该段位于甬江入海口处,管道从宽约400米的甬江底下穿越而过,如同一座隐形桥梁串起油气资源输送之路。其所属的输油干线自2013年起运行,从浙江宁波自东向西至江西上饶,肩负着两省的成品油输送任务。

对这段已运行7年的管道,需检测其内介质流动情况和外壁腐蚀程度。其中,按照TSGD7003-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要求,装有收发球筒的长输管道可利用“管道猪”实时采集记录管道信息,完成内检测。但要衡量管道外腐蚀、应力腐蚀开裂等情况,则需要进行直接检测。考虑到管道内的油气介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泄漏或断裂极有可能引发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水下管道无法应用陆上管道的地面检测方法,检测施工难度大、手段少、费用高,致使管网运行单位对江河水下管道外防腐以及阴极保护情况知晓很少,存在管理盲区,给管网运行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面对这些难点,此次任务首次实现了远离岸线的水下检测,管道检测“蛟龙”的尝试填补了浙江省内水下埋地管道检测的空白。检测团队以靠近岸边的区域为检测水域,定位4处检测点,检测系统建立与水下检测装置的基础数据通信,实时控制水下检测设备的运动状态并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存储相关检测数据及视频图像,实现对穿越江河段水下管道外防腐与保护状况等多方面的检测。

由于该水域为甬江入海口,河床淤泥过多,面对的状况远远超出其他工程实例。例如,检测过程中检测器多次陷入淤泥,检验人员立即决定动用皮划艇等水域装备进行辅助,将检测器一次次拉出水面,最终在借助皮划艇的人力和检测设备动力相配合驱使检测设备在江底运动检测,圆满完成检验任务。

浙江特科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检测的核心是采用了ROV系统。该系统整合管道定位、阴保电位CIPS测量、电位梯度DCVG检测、埋深测量、光纤通讯、GPS定位、数据库及检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江河管道外防腐与保护状况等多方面的检测,其中应用到的大埋深管段检测信号施加方法、水下GPS定位方法均走在行业发展前列。该技术还可用于大型工程施工、环境治理等相关行业的水下管道调查(2D声纳探测与视频探测)等领域。

据了解,当前浙江省长输管道总长度约5000公里。以浙能天然气运行公司的天然气管网为例,在省内就有将近200处穿越大小河流的管段,穿越河流段总长度达10公里。浙江特科院长输管道领域安全监测始于上个世纪,截至去年,该院已累计完成长输管道重点工程项目监督检验超过20个,监检里程超过2000公里,其间陆续开展并完成了浙江天然气管网、镇杭成品油管道、甬绍金衢成品油管道等省内重点项目检测。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

  • “520世界计量日”精准战“疫”助 ...

  • “扶贫工作队给我们村里送来了‘钱袋 ...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新院村的 ...

  • 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东分局:调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