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在“委员通道”上提出
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 协同促进消费回补升级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5月24日,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提出,建议从消费投诉公示入手,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协同促进产业链恢复和消费回补升级,让14亿消费者用脚投票,形成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竞争机制,从需求端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消费投诉公示就是政府把收到的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投诉信息都晒出来,投诉谁多少,问题、风险在哪里,一目了然。”甘霖说,公示既是“黑榜”也是“红榜”,既是监督也是激励。把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的根本,是走监管的“群众路线”。政府监管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很重要,但政府监管总有盲区,企业自律总有不足,不能止步于政府和企业的“二人转”。通过公示,消除信息不对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千变万化的违法行为终究逃不过群众的“火眼金睛”。14亿消费者用脚投票,有助于形成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竞争机制,从需求端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甘霖认为,当前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具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基础。网购、外卖、旅游等平台可以看“好评率”,政府需要打造的好比政务版“电商平台”,各类经营者相当于“网店”,投诉信息公示就是晒出经营者的“投诉率”。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推广政务服务“好差评”,通过群众打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2018年某共享单车企业在出现退押金风波前,投诉量已经位居全国所有企业第一名,因没有投诉公示,消费者不能及时得到预警而损失很大。”甘霖举例说。
“消费投诉公示不仅评价市场,是企业之间的考量,也评价监管,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比拼。”甘霖说,2019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了362.6万件投诉,其他部门也处理了大量投诉,数据只有公开才能效益最大化。“晒成绩单”短期看是压力测试,长远看是夯实基础。稳消费首先是稳预期,信息越公开,群众对消费环境越有信心,对政府治理也越有信心。
甘霖建议,应该从3个方面推进消费投诉公示。一是部门联动。建议由国务院统筹,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形成信用体系闭环,提升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二是有的放矢。建议瞄准投诉集中企业、多发易发问题,打响公示第一枪,切实解决消费者诉求。三是遍地开花。拓展线上线下、立体式公示渠道,让政府信息“飞入寻常百姓家”,触达消费第一线,形成最直接的公示压力。“消费投诉公示将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增添内在动力,为实现全面小康增添民生底色。”甘霖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