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今天吃什么、明天穿什么,本来这都是日常消费问题,消费者自己应该会有安排,但如今电视、网络上出现各种来路不明的消费专家,向人们传授各种所谓生活“秘籍”,倒搞得人不知道怎么吃、怎么穿,在消费上犯起糊涂来。其实,这些“专家”们的说教大多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范畴,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不过,总有一些消费者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理性,容易盲从。比如,人们都知道,人体摄入食盐过多会影响健康,基于此,“低盐饮食”便成风尚。但有些人走极端,鼓吹有盐即害,提倡不吃盐,这就不对了。科学研究证实,高盐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但吃盐太少同样会有健康隐患。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低盐饮食反而会使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呈负相关。而一些医学研究者通过分析美国NAHNES(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发现当钠摄入量低于2400毫克时,心脏病风险增加50%。研究建议,不管有没有心血管疾病,每天摄取食盐量都不要少于10克,也不要多于22.5克。
在食盐与健康问题上,涉及科学研究,消费者不懂还有情可原,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技术含量非常低的食品安全谣言,有些消费者也不知辨别,深信不疑。网上曾有“给螃蟹喂避孕药提高产量”的说法,对此,专家早就辟谣:由于螃蟹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激素对蟹类生长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真的喂食避孕药的话,反而还会影响其性腺发育,因为我们常食用的蟹膏、蟹黄等部分都属于蟹的性腺。这样做对商家而言得不偿失。另外,“螃蟹都是抗生素泡大的”“螃蟹注水增重、注胶增黄”之类传言,也早被证明是谣言,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每年都被人翻出来传一阵子。
消费缺乏理性,盲从传言谣言,不光自己受损失,有时还会累及他人。数年前曾经出现,之后差不多每年都会局部传一阵子的“樱桃小白虫有害身体健康”的谣言,就是一个典型。经过一再科普,现在多数人已经明白,樱桃果实里的小白虫实为果蝇的幼虫,对人、畜无害,不具备传染性和寄生性,进入人的胃里会被胃液杀死,并被消化吸收。但流言最初出现的时候,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于是大家听信谣言而不敢买樱桃,致使大量樱桃滞销。数天后才有专家发声,但基于樱桃本身难以保存且上市期短的特性,滞后的科普正名工作对于挽救果农损失的作用非常有限。据悉,某知名樱桃产地当年的销量不到上年的10%,上百万公斤熟透的樱桃无人问津,眼瞅着它们烂掉,果农一年的辛苦就这么泡汤了。
在消费上缺失理性,多是因为自己不懂,而被“有图有真相”的宣传给忽悠了。排毒食物是一种被包装起来的谎言,普通消费者凭直觉和常识根本无法辨别应对。排毒饮食者宣称,我们只要控制饮食,就能排出体内的毒素。在宣传时,他们会借助各种媒体手段渲染人们生存环境的不堪:空气污染、塑料制品、添加剂、工业清洁剂等这些带有“毒素”的物质会滞留在人的身体里,干扰体内的激素和免疫系统,让人生病。但实际上,这种营造氛围的宣传跟他们主推的饮食排毒毫无关系。临床研究表明,目前没有食物能够帮助人体排毒,事实上,我们的肝脏和肾脏就具有强大的排毒功能,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在消费上缺乏理性,是因为知识不够,而要改变盲从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加强学习,别无他途。记得某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品及红肉可能致癌,消息一出,举世震惊。全球的吃货们纷纷表示“日子没法过了”,可没多久他们又大都“爱咋咋的”,宁死要吃。其实,“要吃”是本性难移,“宁死”倒大可不必。因为科学界的吃货说了:什么东西都要讲一个度,吃亦然,肉但吃无妨,只要不过量。从了自己的胃而让消费理性退位,这是心盲,就必须要医治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