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广东将在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基础设施
本报讯 (记者王 越)广东省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纳入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支持在重点产业集群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专业机构。记者从广东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走出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中获悉这一信息。
《措施》旨在全面落实“质量为王”的价值导向,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广东制造”金字招牌,扎实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根据《措施》,广东省将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质量服务需求,布局推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将企业质量创新和质量技术基础支出纳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范围,依法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及其他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基础投入。鼓励社会组织、专业技术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集产业协同研发设计、质量管理、标准研制和知识产权运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措施》要求要建立健全防护产品出口企业帮扶绿色通道。开展国内外防护产品产业链标准比对,制定快速响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鼓励国内、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开展自愿性认证。收集、分析出口目的国(地区)防疫产品标准、认证、市场准入、技术法规等方面最新动态,为出口企业提供检测认证、计量校准、标准法规等“一站式”服务。
提升先进标准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是《措施》关注的一个重点。以产业链为纽带,依托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提升重点领域上下游产业标准的协同性和配套性,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措施》就加强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帮扶,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指南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企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提供指引。鼓励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和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与产业集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向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开展高质量专利培育布局。开展质量问题“问诊”“治病”,为产业发展和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
《措施》还强调,将通过实施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打造“广东制造”金字招牌,提升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能力,增强广东标准化工作国际影响力,强化人才培养和资金保障等系列举措,将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基础知识等作为全省技能型人才培训的基础课程。在全省大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遴选培育一批制造业质量标准领军人才。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有关职能部门在本部门年度预算内统筹安排专项工作经费。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