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质量管理顶层优势 发挥区域产业标杆作用
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晋中模式”
□ 黄晓庆 本报记者 秦海峰
累计完成质量攻关项目70项,实现经济效益7300万元。
累计培育品牌创新成果123项,背后是晋中市20%的GDP、3万人口的就业、30个高新技术企业和800多项专利。
建立纺织机械、玻璃器皿领域两个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持续打造山西农谷国家级功能食品检测中心,玛钢、电线电缆、新型燃料等多个省级中心。
形成了以两个国家级中心、13个省级中心、38个市级中心为载体的品牌创新技术基础平台。
全市制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0项,省级地方标准39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21项,承担国家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5项。
……
一个个数字承载着晋中市质量转型发展、推进品牌建设的累累硕果。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认真履职,积极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弘扬品创精神,下最大气力抓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地方品牌名片,形成以统筹、突破、提升、文化为工作闭环的“晋中模式”,推动晋中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加强统筹抓“总设计”
晋中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统筹、完善制度,从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入手,推行质量管理巡诊服务,把好质量发展的“总开关”,遵循“了解实情、掌握数据、发现问题、倾听意见、研究办法”工作路线,深入广大企业送技术、送理念、送服务,让企业从上而下焕发新的活力。
为提升铸造企业的污染防治水平,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我国对铸造行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晋中的玛钢企业也因此大批停产进行改造。
如何正确引导玛钢铸造企业安全、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呢?晋中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引导企业采用精益管理生产组织方式和战略管理理念,先后组织开展精益管理分级评定、精益管理企业巡诊等活动。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为企业打造了亮丽的现场环境、有序的生产秩序,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让传统铸造企业找到绿色、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带动整个区域产业走出困境。
因地制宜抓“点突破”
山西原生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高科技肽生产企业,也是省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该公司的“钛粉喷雾干燥塔技术改造项目”被选为晋中市质量攻关扶持项目。
项目建成后,利用企业优势,晋中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提升质量、减少缺陷、提高效率、改进工艺、降低能耗、增强顾客满意度等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解疑纾困,促进基层产业质量提升。该局充分发挥标杆优势,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惠及周边地区核桃、葵花、大枣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条延伸,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提供就业岗位,增收创效。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强化质量攻关、技术支撑效应,围绕“科技、健康、生态”的发展理念,以肽产业为主,打造集“科技体验、生态旅游、人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技生态产业园。
目前,晋中市质量攻关活动已从提升改进产品质量,扩展到提升改进企业管理、工作质量等多方面,充分激发广大企业、基层职工的首创精神和工匠精神,解决质量难题,促进区域性产业质量效益的整体提升。
创新发展扩大“面提升”
坚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是近年来晋中市质量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品牌创新战略更是晋中市创新发展的大胆尝试与探索。
该市一方面持续加强品牌创新技术基础建设,“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品牌创新成果扶持培育工作。围绕质量管理、技术、文化、商业模式、自主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实施企业品牌创新战略,以标杆企业龙头的“点”优势,带动区域产业集群化的“面”发展。以“太谷玛钢”为标杆,积极探索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与提升;发挥祁县玻璃器皿和太谷玛钢产业基础优势,组建玻璃器皿和玛钢铸造产业联盟,打造区域知名品牌;充分发挥经纬纺机、太重集团榆次液压的品牌优势,推进纺机、液压产品品牌重组,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提升晋中创造的影响力。
晋中品牌创新培育发展,既是对过去晋中企业质量发展的厚重积淀,又是对未来全市继续开拓品牌创新之路的孵化器和实验田。这是一种大胆的、创造性的尝试和探索,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晋中模式”“晋中经验”。
传播文化“软实力”
作为晋商文化的发祥地,太谷饼、老陈醋、平遥古城、渠家大院、广誉远国药等无不彰显着晋中独特的文化内涵。该市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传播地域文化精神,让老字号焕发出新动能,进一步厚植了质量第一的理念与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打造特色品牌,以质量提升弘扬品牌文化,彰显“晋中特色”。
“太谷饼创始于清朝中期,‘鑫炳记’至今已有159年的历史……”在晋中市品牌故事演讲比赛的现场,鑫炳记第五代传人李俊伟讲述着自己的品牌故事和文化传承。这是晋中市市场监管局大力弘扬晋中精神、传播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品牌文化建设方向,以品牌文化为生动载体,讲述精彩故事,弘扬文化内涵,每一个品牌背后的文化传承,都为“晋中制造”赋予了新的质量内涵。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