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林产品高峰论坛”透露出新信号
大连将塑造国际木业中心新形象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指导,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大连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首届中国(大连)国际林产品高峰论坛日前举办。本届论坛结合林产品国际贸易实际,着力探讨林产品进出口企业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根本性举措,发挥大连区位优势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以下简称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政策优势和服务优势,旨在塑造大连国际木业中心新形象,并打响“大连1+2三炮联响”项目第一炮。
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说,大连市背靠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辐射东北、华北林产品市场,对外与俄、日、韩木业合作资源与市场优势明显。特别是作为世界前十位贸易大国的中日韩自贸区合作一旦确立,将会形成覆盖逾15亿人的大市场。在大连核心区建设立足东北亚、辐射全球,以木制品为主的林产品加工、贸易与服务体系,将大连市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木业中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大连1+2三炮联响”项目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管委会联手推进的项目。国家林草局产业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介绍,该项目中的“1”,是指组建“林产品(大连)国际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2”是指举办中国(大连)国际林产品进出口博览会(以下简称林业进博会)和中国(大连)国际林产品高峰论坛。交易中心组建并正式运营后,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交易额400亿元以上;中国(大连)国际林产品高峰论坛计划每年举办一届,而林业进博会将永久落户大连。
石峰强调指出,“大连1+2三炮联响”项目,是确保“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力举措,也是具有引领力创造力的产业联动之举,将为世人熟悉的大连再增添一张靓丽名片。该项目还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创新实践“双循环”发展战略,布局林产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管委会主任刘爱民表示,大连自贸片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商事登记服务,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符合性认证”管理制度,首推“无障碍、不打扰”审批监管新模式,已基本构建了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形成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据悉,大连片区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每年大连70%以上(近3亿吨)的港口货运总量、90%以上的国际物流、东北地区9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均在这里产生,同时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建设辽宁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大连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并列为我国前五大林产品国际贸易重点区域,在木业发展以及口岸建设上已具备了基础条件。在国内,形成了以大连为轴心,覆盖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格局;在国外,打造了面向以俄、日、韩为重点的东北亚周边国及连接北美、澳洲重点林产品贸易国,以木材和木制产品为主的经贸合作圈。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作为中国证监会直属的全国3个期货交易机构之一,长期从事农林产品期货交易工作,特别是自2014年起与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已经成功推动了胶合板、纤维板期货上市,研究提报了刨花板期货产品。眼下,双方正在合作开展进口原木、锯材期货产品上市工作。
石峰介绍,2019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56万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1600亿美元。从商品结构看,我国传统林产品进口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额主要由原木、木浆、纸制品等带动。林产品出口方面,人造板、木竹家具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快速增长。按照FAO(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未来世界木材需求的增长点将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明显的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在中国木材市场每年需要进口木材数量占国内需求总量近七成的常态化背景下,未来我国木材供需关系的解决,对于在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和加快恢复东北、内蒙古几个重点国有森林后备森林资源基地的同时,做好林产品国际经贸设计,以及稳定海外开发基地、打造重点区域木材口岸园区、在具有海陆空战略优势的地区搭建木材及其制品交易平台与交割地,也是一个重要举措。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