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提防商家促销套路
直播带货相关投诉快速增长首先被点名
□ 本报记者 王惜纯
直播带货槽点多、优惠活动水分多、商品质量问题多、售后服务诟病多、订单合同违约多、促销广告骚扰多……随着“双11”临近,各商家新一轮大促再次开启。11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通过梳理近年来“双11”“6.18”期间的消费维权案例,发布消费指南,提醒消费者“反套路”,直播带货首先被点名。
近年来,随着网购消费升级的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2016年开始,“直播+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消费方式。数据显示,2019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38亿元。今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直播带货的电商模式发展势头强劲,越发受到追捧。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频繁“翻车”,货不对板、质量堪忧、售后维权难等投诉与日俱增。
记者了解到,直播带货和电视购物一样,存在邀约销售行为,但当前缺乏对网络主播、平台、生产厂家等相关参与者的管理标准。
一些消费者反映,一些主播带货前不看商品质量,和商家一起欺骗消费者,而平台为了力保流量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前针对直播带货还存在缺乏监管、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而中消协公布的直播带货槽点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主播将消费者引至第三方,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或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优惠活动水分多,也是历年来类似大型促销活动中饱受诟病的问题。
有消费者反映,其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共抢到了900多个红包,但实际优惠金额累计不到10元;有的商家使用“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极具诱惑力的宣传用语,实际上是“先涨后降”的套路。
据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平台与商家推出商品预售的促销模式,以支付定金能够享受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提前下单,但消费者应了解“定金”与“订金”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定金”不予退还;如果商家违约,则返还消费者定金的双倍。
此外,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订单合同违约、促销广告骚扰等问题,也频频被吐槽投诉。
中消协提醒,购物前可先清点自家库存,非必要不“剁手”。面对促销活动,消费者首先应该保持理性,根据实际需求选购商品,面对“清库存”大促时,别忘了先清点一下自己的“库存”,不要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
购物时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对于商家作出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宣传不要轻信,购买前货比三家,对是否有实际优惠进行评估,警惕“明降实涨”等价格陷阱。
选择预付定金方式来享受商品优惠的,一定要提前仔细阅读规则,权衡利弊,确认值得购买后再下单支付。定金支付后,要及时关注商品进展,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尾款,避免因违约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在支付尾款时还要留意支付的金额是否与当时承诺的优惠一致,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
收到商品时,应当“先验后签”,尤其是贵重物品和易碎品。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者与约定严重不符的,消费者有权拒签。
此外,还应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向商家授权;注意留存购物证据,为依法维护权益提供保障。
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与商家以及平台进行沟通,如联系不上或者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12315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