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量强企”战略落实落地
——记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黄逊青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走进位于佛山南海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一台产自1995年的直排式超薄全自动燃气热水器,作为“佛山制造”的精品,陈列在显眼的位置。
外观不破,内部不锈,通燃气后还可以点火开机——这是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生产的第一代燃气热水器,被称作“镇厂之宝”,2017年由万和捐赠给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
这款能够使用20多年的产品,是品质过硬的见证,是万和实施“质量强企”战略的“战利品”。
对于万和质量管控中心总监、首席质量官黄逊青来说,这样的“战利品”越多越好,因为这不仅是对万和产品品质的肯定,更是对万和质量人一直追求的质量目标的褒奖。
“衡量产品质量管理效果的最终依据,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由此演变的市场对企业的信赖程度。”黄逊青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专访时说,“消费者明确的需求和潜在的期望,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识别,符合性的产品质量要求,不能赢得消费者的充分满意,因此,产品质量目标必须超越符合性的要求”。
让“质量强企”战略落实落地
自创业之初,万和就有着注重品质的基因。
1993年,作为技术能手的卢础其带领兄弟卢楚隆、卢楚鹏及徒弟叶远璋创办万和,研制出的国内第一台水控全自动燃气热水器,便获得中国轻工总会的安全质量认可,并相继通过ISO 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通过中国CCC、欧盟CE、美国CSA等质量安全认证。
2004年,就在万和进入高速发展之时,敏锐的卢础其提出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当年,万和便引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大力提升质量管理和自主创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2016年,刚完成了新旧两代交班的万和,专门举行了一场三代同框的质量大会。会上,创始人卢础其与徒弟叶远璋、儿子卢宇聪,老中青3人齐聚一堂,共同表达了实施“质量强企”战略的决心。
两年后,在总裁卢宇聪的主导下,万和成立技术质量管理中心,强化品质管理,发力智能制造,提高生产稳定性,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对标,在坚守父辈留下来的品质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黄逊青在2018年任技术质量管理中心主任。2007年进入万和的他,先后从事过热泵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工作,自2012年起负责建立企业内部产品评定制度。
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万和专门成立的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他自然深知自己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万和“质量强企”战略的落地,使其做实做细做深做透做出彩。最重要的工作是对企业内部合格评定制度进行完善。与常见的基于产品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不同,内部合格评价制度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稳定,在理念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原先的质量管理方式只能确定提交检验的产品状态是合格的,而满足合格评定要求的产品的合格状态则是可以预期的。
“确保产品的一致性是对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对一致性的控制必须以制度的方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体系化的一致性管理制度。”黄逊青说,实现质量目标的制度保证能力,取决于内部的信心和外部的信任。信心的基础是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有效运行;信任的前提是制度、流程的规范化。虽然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在类似CCC认证等制度中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在内部建立类似制度的具体工作方式,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还是新课题。目前万和的产品评价制度已经逐步成熟,与近些年新兴的IPD模式中产品测试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方式大致相同。
2020年,技术质量管理中心更名为质量管控中心。在质量管理机构中,质量管控中心属于万和一级部门,下设产品评价部、质量管理部和技术管理部,每月对各事业部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与考核。黄逊青从产品和服务质量抓起,逐步扩展到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相关供应商,直至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构成了一个安全的链条。从内部管理机制来看,他们整合ISO9001、ISO14001等15大体系,打造成万和卓越经营管理系统,由质量管理部组织体系内审组成员,每月对各生产基地的体系运作情况进行滚动审核、打分排名。
后来,黄逊青还参加了广东省组织的首席质量官相关培训,成为万和的首席质量官。他还在万和内部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目前,万和通过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和考试的共计13人,他们分别在总公司质量管控中心和各事业部品质保证部担任部门长职务,实施“一票否决”机制。万和旗下各事业部总经理、研发经理、采购经理、制造部经理、品质保证部经理等干部的竞聘、任用,质量管控中心具有否决权;所有项目质量负责人的任命和派遣,首席质量官具有决定权。
让质量管理不断创新卓越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对于去年5月那次调研活动,黄逊青依然记忆犹新——佛山市工商联、南方日报社联合发起“品质革命 对标世界”佛山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跨省跨国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北京、深圳、青岛、长沙4城市,同时奔赴德国、荷兰、丹麦三大品质强国,累计调研国内外企业26家,对话超百人。黄逊青有幸参加了调研团,参观访问了北京、青岛的6家企业。
“品质革命在技术层面包含产品设计、工艺方法和检测技术3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佛山的不少企业往往会忽视后两者。”调研结束后,黄逊青应邀在媒体上发表了自己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其中,检测技术是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中国产品与国外的差距,往往是由于没有掌握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因为这是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发现产品缺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
针对这一痛点,万和近几年新增投资超6000万元,建成了公司中心实验大楼等重点监测设施,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
除了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外,新的检测方法也让万和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关键的秘密武器就是窄限判据规则。黄逊青介绍,这是基于质量风险和成本约束的评估和控制方法,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分析,制定一个既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又不会增加太多成本的内部控制指标,形成好品质和成本的平衡。类似的方法也运用在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管理中,形成了万和内部的产品安全技术指标体系,该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产品安全性能要求,在相关强制标准规定的水平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从而保证万和产品的安全性居行业前列。
现在,通过多年的万和质量管理经验,黄逊青总结提炼了具有万和特色的质量管理模式——万和基于新技术风险评估的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它是新技术风险评估的质量管理模式、设计验证环节的质量风险管理模式。”黄逊青说,万和采用该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开发环节中,提高质量工作的及时性,使得在质量工作和经营工作中对机会的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管理模式创新体现在企业内部实施合格评定制度,加强技术设计的风险控制,并通过MSA运用提高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中风险识别能力。技术创新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和可靠性管理,利用技术手段对产品的质量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在市场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补充,同时加强检测能力的建设和检测技术的创新,重视监视和测量能力的提高。
该模式运行后效果非常好,万和产品整体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重大批量质量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近3年,万和的重大批量质量事故数量逐年减少,2018年、2019年生产产品责任质量事故为零。
“万和基于新技术风险评估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在总结多年质量体系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运用于质量风险控制而形成的模式。经过几年的运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初步确定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课题。”黄逊青说,追求卓越永无止境,质量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万和将在质量提升的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中国质量报》【企业首席质量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