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高校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将“厨房重地”从“闲人免进”变为“请您监督”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高校新校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以下简称高校执法队)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民生保障工程,变革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在“视频厨房”到“网络厨房”建设上不断探索实践,推动高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全省首建“视频厨房”
自2015年国家提出推广“明厨亮灶”以来,高校执法队先行先试,“三步走”高标准建成全省首个规模化“视频厨房”。
认真开展前期调研。该执法队按照“起步高、建设快、覆盖广”原则,制定出台了《2015年-2019年“明厨亮灶”五年建设计划》。同时,组织高校食堂负责人先后两次前往外地参观学习、现场观摩。
制定方案谋篇布局。在调研基础上,该执法队于2016年初制定印发了《高校新校区餐饮服务环节“明厨亮灶”建设实施方案》,确立了打造“视频厨房”监管模式目标任务,提出了“硬件提升、软件规范,分步完成”工作要求,探索试行“在原基础上改造”和“新建新增铺线”两种模式,明确了时间节点,细化了工作措施。
加快进度推进落实。该执法队牵头统筹规划,校地联合推进,2018年7月,在辖区内10所高校的18个食堂安装1500余路摄像头,完成“视频厨房”建设,并为“网络厨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里眼”实时监督
在指导辖区各高校推进“视频厨房”建设工作的同时,高校执法队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模式,谋划打造“网络厨房”智慧监管平台。2016年10月,该执法队与成都华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高校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2017年5月28日,该平台完成网络测试工作,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有10所高校共18个食堂的1163路视频信号成功对接到“高校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
2017年9月,“高校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手机App上线运行。2019年11月,向社会公众公开手机App专用账号和密码,单日访问人数峰值达到1000余人次。目前,广大师生和家长可直接通过手机App实时看到食堂后厨“切菜”“烹饪”“餐用具洗消”等操作加工全过程。
高校执法队还为高校食堂布设了10M网络专线,提高了视频流畅度。同时,将“高校明厨亮灶社会共治平台”和手机App及时在公安部门进行备案,实现了平台网络数据安全。
推进“网络厨房”建设,如同为师生、家长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装上了“千里眼”,将学校食堂操作间、备餐间、清洗消毒间从“幕后”搬到了“台前”,“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变身为“厨房重地,请您监督”。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实时视频监控,打造了食品安全“透明”食堂。
“多功能”助力监管效能提升
“网络厨房”的无缝监管,“多功能”助力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升。
加强日常警示作用。“网络厨房”的建成,不仅实现了监管部门的“零距离、全时段、无缝隙”监督,还将单个食堂的平均巡检时间从3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而且对食堂从业人员也具有“警示”作用,相关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特殊时期线上监管。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手机App及网页以“网络直播”方式实时监督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不仅实现了监管不缺位,同时有效减少人员入校检查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及时提供有效证据。今年5月中旬,在某学校食堂现场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在案件调查、证据搜寻过程中,通过调取“网络厨房”日常监控录像,发现当事人未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进行加工操作,为案件查办提供了“可追溯”的有效证据,最终将该案件定性为“未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
此外,高校执法队还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在各大高校开设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组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高校知识竞赛,开展食堂“明厨亮灶”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基本形成了“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社会责任”三落实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