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国内首个直销行业经营合规指引
不得夸大收益 不得背离产品消费导向
本报讯 (谢旺江)近日从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根据《直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直销行业合规经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将于今年12月30日起施行。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直销行业的指引。
据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市共设立有两家直销企业,24家直销企业分公司,直销企业经销商3000余户,直销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市直销行业总体规范有序。《指引》的出台,将指引直销活动更合规、推动行业更健康发展。
《指引》围绕直销行业招募、培训、计酬、宣传、销售、售后6个环节,对重庆市直销行业经营活动作出全链条系统性经营指引。
在招募环节,《指引》明确,直销企业在招募直销员时,不得招募未满18周岁的人员;不能招募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及教师、医务人员、公务员和现役军人。此外,直销企业招募经销商和直销员时,不得背离产品消费导向,以经营模式或制度诱导经销商、直销员并对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也不能宣扬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快速致富。
在计酬方面,《指引》规定,经销商的报酬应以其销售直销企业产品或为直销企业提供产品推广等相关服务为依据计算,而不应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直销员的报酬应以其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产品的收入为依据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其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此外,《指引》还针对当前直销行业容易出问题的领域作出规定。因保健食品是直销产品中占比颇重的一大品类,《指引》中特别明确,直销企业、经销商和直销员销售食品时,不得扩大或缩小产品适宜人群、产品适宜年龄段,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宣传、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所推销的食品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声称或者暗示食品具有治疗作用。直销企业、经销商和直销员销售保健食品时,应明确告知消费者,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指引》不少内容源自于日常直销监管工作实践,是对一线直销监管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提炼和总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重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引》是监管部门开展直销监管的重要参考,是对直销行业分类监管的重要基础,可有效指导重庆直销行业相关经营主体和营销人员开展合规经营管理。
据悉,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直销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方式,进一步健全直销行业长效监管机制。
“太空牵手”为何不会“擦肩而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