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韩 静 记者孙中杰)近日,记者从河南省漯河市食安办获悉,为进一步织密食品安全监管网格,提升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水平,漯河市1351个行政村(社区)已建成食品安全工作站1235个,覆盖率达91.4%;每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了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覆盖率达到100%。
据漯河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村级食品安全工作站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落实“隐患排查、信息报送、协助执法、宣传教育、统筹协调”5个工作职责,实行食品安全工作月报制度。工作站每月定时向乡镇(街道)食安办上报上月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填写月报告表,内容包括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及农村集体聚餐等情况;将群众举报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及时向乡镇(街道)食安办报告,并积极进行处理和救援;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并组织人员对食品监管单位进行检查、督查和考核。
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是基层食安工作的“警戒员”,其一般由各村两委成员兼任,职责是协助各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对责任网格内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进行管理,对农村集体聚餐及时进行备案和指导,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上报食品安全信息。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查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案件。
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站和食品安全协管员切实发挥作用,漯河市还推行了基层食安办“星级”管理制度,健全工作考核和奖惩机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市财政今年拨付的100万元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专项经费已全部发放到位,8个县区按照1:1.5比例足额按时发放,全市累计发放经费300万元。
《中国质量报》【信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