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瑞幸咖啡造假的覆车之鉴

2020-12-21 11:27:44 中国质量报

□ 闫 冬

近日,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针对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瑞幸咖啡也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公司已经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员工的伪造交易行为调查达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门店运营稳定、经营正常”。

支付了巨额资金的“和解”,让瑞幸咖啡暂时可以喘口气。但是,这次造假让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诚信的质疑如何消除?对中国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要如何平复和挽回?

有人指出,这次事件,重创了整个中概股的信誉,未来数年全球投资者在这里投资会更加小心。更有悲观者认为,届时国内会有很多创业公司因为拿不到下一轮投资而裁员甚至破产,由此引发新的裁员潮。资本市场一位专家的话颇具警示意味:瑞幸崩盘事件中最无辜、受损最严重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者,而是无法维系的国内中小加盟商,无法收到货款的中国供应商,无法收回贷款的国内银行,无法领到工资的中国员工,以及在全球范围信誉受损的全体中国人。

“信誉破产,就是品牌企业的脑死亡。”有网民一针见血指出,造假,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牟取一时的暴利,却会付出因丢掉诚信而遭遇市场长久疏离、无法立足的巨大代价。企业只有始终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曾几何时,瑞幸靠“美好的故事”获得资金热捧,靠烧钱快速扩张,低价推产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但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作为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瑞幸应该知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是最起码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仅仅是对自己、对市场、对股东负责,也是对中国企业整体形象和声誉负责。

现在,错已铸,伤已留,瑞幸能否洗心革面,抚平给众多相关者造成的创伤,还有待观察。但愿这次事件可以作为有关企业诚信的反面教材,作覆车之鉴,不断警示后来者。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四十一期 吕广华:全力打造百姓餐 ...

  • 第四十期 刘美:万物互联,造福家乡 ...

  • 世界文旅 繁华在即

  • 绿地ifc·年终大促 钜惠泉城

  • 打造生科院高端科研通路 为健康插上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