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到2025年打造药品安全“深圳标杆”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继发布《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后,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又公开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中的19个指标已全面完成,八大主要任务和11个重点项目按进度扎实推进,达到预期目标,为顺利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是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深圳市在此次全球抗疫中作出积极贡献提供了产业支撑。目前,深圳市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重镇。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9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21家,药品经营企业676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5547家。2019年,深圳市生物医药生产总值近1000亿元,医疗器械生产总值、药械上市公司市值和利润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截至今年年10月底,深圳累计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5409件,占全国比重7%。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深圳,以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开展组建工作。种种迹象表明,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按下“加速键”。
因此,创新机制强化监管,护航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今年2月,深圳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权责清晰责任、严密风险防控、严厉权威执法、先进智慧监管、科学高效应急、专业技术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多元社会共治八大体系和29项具体工作,明确到2025年,打造药品安全“深圳标杆”,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治理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多举措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快推进药品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药品安全民生幸福新标杆。
2019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先后开展了联合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等四大专项行动,查处了罗湖区梁樱中医诊所生产销售假药案等10宗重大典型案件,罚没款2000余万元;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企业20家,现场抽查产品180多种,清查产品数量2819份,清理违法产品信息数量40条,清理企业及产品虚假资质信息36条。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建立了后处理机制,将认定为违法的药品信息通报相关电商平台,进行下架、关闭网店等处理。
在打击违法方面,近年来,深圳全力实施药品安全“最严处罚”,通过智慧监管等方式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一方面,充分融合巡查网、检测网和执法网,逐步构建起“制度+科技+责任”智慧市场监管体系,大力推进智能化监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深圳市加大精准服务力度,狠抓产品质量安全,助力企业依法依规开展防疫物资出口,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深圳力量”。
一是调研摸排,掌握防疫医疗产品出口情况。成立专项工作组,全面摸排防疫物资出口情况。针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等产品,召开专题座谈会,收集企业诉求,协调解决应急审批、境外委托代工产品出口等问题。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出口防疫物资质量监管。开展医疗防疫物资质量专项监管行动,加大对出口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和检测检验力度,确保防疫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服务。组织深圳药检院、深圳检测院安排技术骨干长期入驻口罩、防护服等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组织行业协会专家对申报注册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标准认证、质量管理体系等辅导。
目前,深圳市已建立覆盖药械生产、经营及使用环节和市、区、街道三级监管的“三横三纵”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了药械安全监测预警机制。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将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深圳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为人民生命安全提供更高水平保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环境,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的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贡献监管力量。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