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聚焦末端防控、源头治理和重点环节
建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本报讯 (于 文)2020年,江苏省宜兴市在该市农贸市场、商超、配送中心等食用农产品交易集中的场所建设了82家快检实验室,完成快检27.8万批次,检测合格率达99.36%。
近年来,江苏省宜兴市通过创新思路、实践探索,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主线,聚焦末端防控、源头治理和重点环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社会共治共享等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有力保障了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聚焦末端防控,建设快速检测网络体系。该市整合市级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和食品安全公益损害风险防控中心资源,实现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目前获得计量认证的资质能力涉及粮食加工品、肉制品、糕点、饮料等170多个产品,检测项目涵盖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563个参数。快检平台试运行后,为全市各快检网点提供了快检检测数据平台支撑,实现“上市食品可检,检测情况可控,不合格处置可视”的目标,达到上市食品从抽样、检测到不合格处置的全链条监控。同时,为提升检测人员工作水平,该市开展了“食安宜兴”快检人员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代训”和奖励等方式,提高快检员队伍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责任感。
聚焦源头治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2020年3月,由宜兴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制定实施江苏省首个关于建立食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风险防控机制的规范化文件《食品安全领域公益损害风险防控协作意见》,并形成常态化联席会议。围绕消费热点,该市印发《全市糕点、奶茶及相关产品的风险监测分析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向全市早餐经营户发放《早餐食品安全风险提示书》,强化食品安全公益损害风险源头防控。在协作机制框架下,开展地产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即在对农产品进行抽检的同时,拓宽抽检范围至土壤、水体等环节。通过全过程检测,精确分析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污染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实现靶向监管。
聚焦重点环节,深化部门联合快速响应机制。该市建立了信息共享数据库,帮助相关企业严把从业人员准入资格审查,杜绝从业禁止人员进入食品生产和销售行业,有效防范公益损害风险。实行异地抽检不合格信息快速核查,在各级抽检结果公示后,第一时间共享不合格产品信息,实现不合格产品快速核查处置,目前已完成3起快速核查。规范快速化食品检测流程,对涉案样品开通快速检测通道,简化检验流程,取样固定证据、防止证据灭失,并及时出具检测结果报告。由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市农业农村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风险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公益损害风险制定解决方案,并会同乡镇进行快速处置。截至目前,已针对该市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向有关单位及乡镇发出检察建议书30余份。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