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释放特色产业品牌效应和市场价值
云南普洱发展绿色经济走向乡村振兴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如何发挥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以及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积极实践,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不断释放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价值,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普洱市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交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市,山区面积占98.3%。几年前,这里有6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30%,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十三五”以来,普洱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基础设施、乡村人居环境、产业、群众生产生活等发生了巨大转变,创造了脱贫攻坚的“普洱模式”。
据介绍,近年来,普洱市围绕茶叶、咖啡、中药材、坚果、蜂蜜等特色产业,做足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文章,借助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解决技术短板,延伸产业链,实现了让所有人不再贫困的梦想。
普洱茶是普洱市聚焦打造的“五百亿级产业”之一,也是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重要担当。为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普洱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推出普洱茶10项标准,在云南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业诚信联盟和品牌企业联盟,启动建设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强市”。目前,在景迈山拥有大片千年古茶林的澜沧县,正着力打造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该县在保护好1866.67公顷古茶资源的同时,完成了2113.33公顷生态茶园建设。目前,景迈山千年古茶林已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加快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2019年景迈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7.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普洱市西盟县精准选择中蜂和云岭肉牛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采取“托管式生产、孵化式培训、精品式打造”模式,养殖中蜂7万群,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259户3.11万人,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小蜜蜂托起了大产业。西盟县还深入挖掘蕴含丰富佤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佤族织锦市场价值,促进农民增收。2015年3月,该县以“农村妇女﹢公司”模式,成立了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盟印象)。截至目前,西盟印象已培养了3000余名手工织锦技能人才,生产打造的纯手工佤族特色传统服装、披肩、围巾、挎包、毯子等日常家居织品,远销到了北京、上海、香港、俄罗斯等地,直接或间接为西盟县2000余名贫困户带来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年人均收入达6400元以上。“全县现有佤族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1人,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盟印象董事长李宪兰说。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普洱市还有针对性地引导澜沧县将特色村寨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结合,唱响民族文化脱贫歌,让生活在酒井乡勐根村的老达保拉祜族群众在“唱歌跳舞”中奔小康。老达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也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过去的老达保贫瘠落后,2013年底,这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402人,贫困发生率达79%。为了实现民族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扩大影响力,村民自发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让老达保不仅登上了北京、上海的大舞台,而且还走出了国门。目前,老达保村民年人均分红可达1.6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而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经验,还入选了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
在普洱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助力扶贫的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以技能扶贫为切入点,手把手培养几千名新农人,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让农民“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2015年,中国工程院贯彻精准扶贫方略,对澜沧县开展定点帮扶,先后组织200余人次的院士、数以百计的专家深入澜沧把脉问诊。朱有勇正是带头人。5年多来,朱有勇及其团队通过创办全日制院士指导班、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以及在田间地头、禽畜圈旁指点帮扶等,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技能。在朱有勇及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澜沧县大力种植林下有机三七以及冬季马铃薯等产品,让这里农民的生活实现了大跨越。如今,澜沧县已推广种植林下三七773.33公顷,带动2600多户户均增收2.5万余元。依据澜沧县计划,到2028年,全县发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规模将达1.33万公顷,建成种植规范化(GAP)基地15个,林下有机三七干品年产量1000吨,年收益达20亿元,把澜沧打造成“林下有机三七”之乡。朱有勇及其团队还着眼于产业链延伸,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邀请云南龙润集团旗下“中华老字号”杨林肥酒公司牵头成立澜沧云辉酒业。云辉酒业位于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云山村集体经济持股29%,企业承诺保底分红,发展惠及全体村民。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