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显示
广东开办企业便利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本报记者 王 越
2月1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广东开办企业需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程序,平均耗时2.87天,成本为刻章费用,平均人民币约300元,无最低实缴注册资本限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持续跟踪监测广东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情况,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委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连续4年对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进行评估,并定期发布年度评估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9年评估报告发布时间有所延迟。
评估表明,经过商事制度改革,至2019年12月底,广东开办企业程序从14个压缩为3个(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办理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减到3个工作日内,取消了最低实缴注册资本的限制,实现了政府零收费,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
2019年以来,广东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各地市政府以历次便利度评估为动力,加大改革力度,有效提升了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
协同推进开办环境优化。各地聚焦开办企业全链条,充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协同推进企业开办环境不断优化。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出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相关政策文件和操作方案,减并优化环节,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系统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
创新“互联网+智慧政务”服务模式。加强企业开办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效率。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东莞、江门等地市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商事登记审批流程,实现设立登记智能审批和“秒批”。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个体工商户设立、注销登记“秒批”(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服务模式,实现“自主申报、自动勾选、智能审批、自助发照”全程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东莞在全国率先研发“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在1个工作日以内;江门率先在全省推出“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作为数字政府改革经验向广东省推广应用。
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门槛。广州推行标准地址应用,积极探索“场地证明系统”、经营地址“全自主申报”改革;深圳在商事登记系统内嵌入统一地址编码库,实现商事主体登记、服务、监管、信用一体化管理;佛山以“负面清单+房屋用途”为划分标准,开展住所信息申报制改革,扩大“住改商”适用范围;中山建设集群注册登记系统,实现集群注册企业和托管企业一个系统管理、一次快速申办;汕头、茂名、河源等地积极实施住所承诺申报制。
有效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广州全面推行免费印章和免费税务Ukey,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深圳为新办企业提供免费刻章服务;珠海、韶关乳源等地全面推行免费印章服务;梅州对新设企业免收登记费用及提供免费复印、免费邮寄营业执照、免费刻章等服务。
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服务体验。注重优化线上和线下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深圳、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市设置咨询导办专窗和自助服务区,有效提升自助服务效能和实际体验;湛江、茂名、阳江、清远等市设立“开办企业”服务专窗,实现开办企业各环节无缝对接;佛山将企业自助开办智能服务延伸至“家门口”,率先推出港澳商事E点通,让湾区开办企业更便利;广州全面普及“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模式,提供网购式服务体验,实现精准导办服务;汕尾实行“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现场办”的“五办”服务机制;韶关率先实现商事登记环节“审核合一、一人通办、马上办好”。
评估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广东省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前10名从高到低的排名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肇庆、珠海、韶关、梅州、中山。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