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闫锡坤)“我们采取‘堵疏结合 标本兼治’的方法,对全市淀粉制品进行了专项整治。2020年,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共抽检淀粉制品573批,53批不合格,合格率91%,不合格率9%。抽检不合格率由原来的59%下降到9%。”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调研员方占元在呼和浩特市2020年“衣食住行”领域专项整治情况通报会上,介绍了湿粉条(淀粉制品)专项整治情况。
湿粉条(淀粉制品)是北方地区的传统食品,但铝含量严重超标问题一直存在。2020年5月,该局印发了《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开展淀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淀粉制品专项整治。
为切实查找湿粉条(淀粉制品)频频不合格的原因,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多家粉条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不合格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没有能力对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研发,有的生产企业投入200多万元研发却不成功;二是购买工艺配方的费用较高,一般在10万元以上,大部分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没有经济实力;三是即使购买了工艺配方,由于工艺配方不是很成熟,产品也可能不被市场认可,出现销售难的问题;四是即使有合格的工艺配方,由于产量明显低于高矾配方产量,价格远远高于高矾配方产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受利益驱使,违法添加,违规生产;五是小作坊生产者违法成本小于既得利益,甘于冒险。
为解决大多数企业和小作坊没有合格工艺和配方的问题,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多方寻访合格工艺配方,与技术研发公司多次协调、反复沟通。为验证工艺配方的可行性,市场监管部门自行购买淀粉原料、添加剂,亲自参与生产制作和原辅料投料计算,并带领两个检验机构对制作完成的产品现场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进行比对。根据检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多次调整铵明矾的投料比例,最终确定了符合生产安全标准的工艺和配方。与技术研发方签订“技术秘密”使用合同,购买该“技术秘密”在呼市地区的使用权,免费提供给淀粉制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使用。为全市所有粉条生产者提供免费培训,协调具有粉条生产车间的企业配合进行实地教学,编写培训材料。本着“自愿参训、自愿使用”的原则,全市有77家粉条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人员以及各旗县区局监管人员参加了培训。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