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贸市场实现产品可追溯、风险可管控、信息可共享
实现监管效能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本报讯 (闫锡坤)4月16日下午3时许,悬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福海兴农贸市场里的大屏幕上,“食品安全溯源大数据中心”实时显示着市场最新交易情况,最近一笔交易是0.13kg干果,共计48元。与之相邻的大屏幕上则显示冷链食品“冷冻去骨牛腩”的信息,原产国、口岸、入境时间、核酸检测等信息一目了然。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贸市场实现产品可追溯、风险可管控、信息可共享,在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提高监管部门监管效能和市场管理水平。目前,新城区福海兴农贸市场结合“蒙冷链”平台、电子台秤追溯体系、风险防控系统,建成智慧化农贸市场,实现“两屏一室一秤一码”管理,即市场大屏滚动播放当日菜品指导价,设智慧食品快检室,智能电子秤统一调校,二维码交钱买货后,电子秤出售货二维码凭条。此外,过秤食品自动生成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查询到食品溯源信息,有效落实了食品安全管理。
当天,呼和浩特市政府在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现场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管理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务实的举措方法,推动农贸市场圆满完成规范化管理工作;切实发挥试点单位示范作用;发挥标准的可复制及引领作用,逐步形成农贸市场建设、管理、运行标准体系,以便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实施,带动全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
据悉,2020年9月以来,呼和浩特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全市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激励市场主办方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推动农贸市场全面提档升级,使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同时,在该市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分别选取一个农贸市场试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将试点单位建设成高标准示范性农贸市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和监管部门监管效能,达到智慧管理、产品追溯、风险管控、信息共享等目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