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一份关于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显示,重庆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成都分店销售的、标称安徽省芜湖市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分装的开口松子,过氧化值超过国家规定最大限量4倍多。
三只松鼠就此回应称,此次出现产品不合格问题,原因在于经销商在运输环节未按包装标示要求存放,目前已对涉事产品进行召回。事实上,这并非三只松鼠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仅在2020年,三只松鼠就曾两次犯事,一次是在8月,因一款开心果产品霉菌超标而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一次是在10月,一款薯片产品被深圳消委会发现丙烯酰胺超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三只松鼠之所以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断出事,根本原因是其在经营上所采用代工模式。
据三只松鼠在公开资料中的说法,对于坚果、果干等需要进行炒制、冻干等中间加工工艺的产品,由合作联盟工厂收购标准化原材料,按公司要求进行中间工艺的生产加工,最后交由公司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这是典型的代工模式。该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轻资产运营来规避重资产的经营风险。但是,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即质量管控比较困难,无法实现对每个代工环节的监管,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隐患。三只松鼠对此也很清楚,其2020年年报关于“食品质量控制风险”曾提到,在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上游供应商未按有关法规及公司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从而导致不能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不光三只松鼠“不能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几乎所有采取代工模式的食品企业都很难做到这一点。良品铺子、李子柒……最近几年红起来的不少知名食品品牌,凭借代工模式和网络营销手段迅速走红,但也因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正所谓成也代工、败也代工。而所败者,皆在一个“代”字上。要知道,代工企业与品牌商之间,除了利益,能够维系其关系的纽带非常脆弱。品牌商很少对代工企业进行详细的资质考核,对后者的产品质量监督也很难做到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品牌犯低级错误,问题多由代工企业引起,根源即于前者对后者管理不善,监督不到位。
除企业之外,“代”的问题也影响到政府监管。在一些行业市场,代工企业取得代工资质后,只需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申报和登记备案,至于之后如何对代工企业及其委托企业进行监管,目前并无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有媒体报道,一些代工企业其实根本就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但它们对此却并不在意。有代工企业表示,可以先成立一个商贸公司,而销售型企业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产品只走线上渠道,基本上不会被查。对于品牌扎堆代工模式,有品牌商透底:许多新进入的食品加工企业都不是专业食品生产企业,这些没有资质的加工企业很难做到依标依规生产,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食品链条的质量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代工模式=品质难控?答案是否定的。苹果的产品大都是代工出来的,但其品质却能做到世界一流。这说明,只要加强管理,代工模式同样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应该怎么做?首先,品牌商要谨慎选择代工企业,对其规模、软硬件实力等应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防患于未然,并把“质量监管”做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其次,代工企业要加强自律,提高整体品牌和产品质量意识;第三,监管部门应完善各细分行业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行业有序竞争,为代工模式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