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让城市更美好
——江苏省泰州市推进“品质泰州”建设纪实
□ 周 立 本报记者 蔡美萍
初夏时节,市民走进海棠岛品质文化园,游“品质长廊”,登“品”亭,观海棠岛全景,亲身体验“祥泰之州,品质为尚”的城市质量精神带给这个城市的可喜变化。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以建设品质泰州为追求,大力实施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市民生活“五大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品质泰州”已成为泰州城市发展新名片,品质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泰州市积极推动品质城市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泰州市政府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全国地级市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地方政府;2020年,泰州市被国办通报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是江苏省唯一获此表彰的地级市;获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江苏省唯一荣获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奖的设区市。
站在高位推进品质泰州建设
抓发展就要抓质量,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早在2016年泰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泰州市就明确提出“要闯过转型升级这个关口,必须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打造‘品质泰州’为追求”。自此,泰州市将品质泰州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一同考核,专题开展“品质泰州”专项督查,激励干部真抓质量、实抓质量。
2017年,泰州高规格召开品质泰州建设大会。2018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2020年,《泰州市标准化条例》颁布,这是全国首部也是目前唯一的地级市标准化地方立法;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深化品质泰州建设的目标任务。
泰州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品质泰州建设领导小组。机构改革后,该市及时调整成员,并成立泰州市质量发展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泰州市委常委会每年听取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质量工作。
一系列“大动作”相继“亮相”的同时,泰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坚持“钉钉子”精神,抓一件、成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品质泰州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已经形成,“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的愿景,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落在实处全力建设品质泰州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泰州市推动标准供给全覆盖,参与《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标准编制工作,获批创建江苏省唯一的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推动标准从生产领域向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拓展延伸。
泰州还在全国率先推进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累计推动299个专利转化为210项标准;在江苏省率先设立标准创新奖,引导企业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3项;聚焦社会服务管理,制定3项国家标准、17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推进6个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以标准化手段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泰州市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五大品质”,建设特色地标,打造优质教育的高地,构建“泰州卓越教育体系”,实施优质教育普惠行动,江苏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连续4年列江苏省第一,优质高中比例达到100%,居江苏省第一。
泰州全市各市区、部门共同努力,同向发力,品质成为全市聚焦突破的重点和跨越赶超的抓手。品质政协、品质法院、品质城管、品质住建、品质税务等一系列工作品牌纷纷叫响,建设品质泰州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
如今,在泰州,品质建设已融入到企业发展、机关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品质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泰州聚焦重点企业,支持品牌发展,激发主体意识,指导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市、县多级政府质量奖,举办中国品牌日主题活动,创新开展“泰州品质”认证评价试点,评选发布泰州“名企、名品、名匠”,编印《泰州之光》,邀请国内知名质量专家、重点企业讲述质量故事。
品质渗入家庭的“毛细血管”。泰州在全国首创“品质家庭”评选活动,连续多年举办“品质泰州”夏令营、“小小质量官”等活动,示范引领社会家庭品质意识提升。
品质成为城市的“精气神”。泰州大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实施城建惠民行动,建设品质文化园、质量安全科普馆、食品安全主题公园,弘扬“祥泰之州,品质为尚”城市质量精神,形成人人重视品质、人人创造品质、人人享受品质的浓厚氛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