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200多座炼铁高炉节约能源成本数亿元
武汉一专利将成世界公共技术财富
本报讯 (王 静 记者 张 华)日前从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中国首个高炉联合冷却专利使用20年,助力200多座炼铁高炉节约能源成本数亿元,专利保护到期后,将成为世界公共技术财富。
据介绍,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南方”)研发了一项用于炼铁高炉冷却系统的发明,于2001年11月申请专利,按照发明专利20年的保护期,这一专利将于今年11月结束保护期。
中冶南方高级工程师方明新介绍道:“任何一个高炉都少不了冷却系统,否则高炉在持续高温下烧穿,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液体渣铁在高压下喷出相当于炮弹,不仅损坏高炉本身,还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钢铁厂的高炉冷却系统能耗很高、效果一般。国内几家主要钢铁厂从卢森堡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冷却系统。
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和经验总结,武汉技术人员发现该系统还有降低能耗的空间。2001年11月,经过创新,中冶南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这种技术让几种冷却方式联合发挥作用,高炉冷却更安全,也更节约能源,间接降低碳排放。
据介绍,2001年这项技术用于武钢一号高炉改造工程,当年就节约能源成本约500万元。武钢一号高炉1958年为新中国生产了第一炉铁水,2019年永久停产,是国内同类高炉安全生产、低耗长寿的典范。
高炉长寿有多种因素,冷却系统是关键。从2001年到2019年18年,这项专利保护高炉平稳度过“晚年”。“由这项专利开始,国内高炉冷却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该专利也成为国内此类专利的‘开山鼻祖’。”方明新介绍。到2009年,中冶南方又在该专利基础上申请了升级版冷却技术专利,对高炉的保护优势更突出。升级版冷却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等得到运用。
虽然有了“升级版”,第一代专利仍有自身优势及应用领域。截至目前,已先后在200多个高炉上运用,如张家港沙钢集团、印尼的中国钢铁企业仍在使用。
据初步估算,该项技术为高炉节能的经济价值已超过数亿元。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全世界的钢铁企业都可以使用这项技术。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