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毓敏
常言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已到不惑之年的扬子江药业软胶囊滴丸1号车间主任张元超思维敏捷,工作劲头不减。“工作没有挑战性,就不会出成绩。”张元超毫不讳言。
两年前,张元超在深思熟虑后加入扬子江药业,入职刚半年,就开始先后负责技术部、抗肿瘤产品一致性评价等工作。2018年末,扬子江药业首个中药滴丸剂产品即将面世,张元超迎来了挑战——建设软胶囊滴丸1号车间。
“当时车间什么都缺,几乎就是一张白纸。”张元超回忆道,大冬天开着敞篷小车四处奔波,耳朵鼻子都冻得通红。面对缺人手、时间紧的困境,张元超在门厅监控室开辟了一个临时办公区,规划筹备硬件改造、环境恢复、工艺等。半年后,软胶囊滴丸1号车间“零缺陷”通过了药品GMP(良好生产规范)认证,实现了常态化生产。
2019年,张元超作为中坚力量加入了产品技术攻关实施小组,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步步调整、落实新标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20年9月,产品工艺问题隐患得以彻底解决,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产量增加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张元超成功将产品得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之后,他又开始在稳定批次差异上继续下功夫,争取做到“满分”。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这是“满分”追求者张元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不仅以此自勉,也将精益求精的意识和理念传递给车间的每一个人,并以此培养人才。软胶囊滴丸1号车间生产班长夏鹏程就是这样被快速“淬炼”成才的一员。
夏鹏程调入滴丸制剂车间时,并没有接触过滴丸机,对于上料管道流向、冷却液高低调节等隐藏在机器里的细节更是两眼一抹黑。怎么办?拆!张元超果断拆开管道,从内部布局到设备工艺原理,掰开来揉碎了教给新人员,理论地基打扎实了就让他们动手落实,确保打通每一个关节。
“这些东西必须‘逼’他们学。去学去做,虽然累一时,收获可是一辈子。”看着像夏鹏程这样的新人成功出师,车间运转步入正轨,张元超深感欣慰。
眼下,张元超正摩拳擦掌积极应对“新品产业化”新挑战。针对新品研发问题,协调研究院、技术转移处及车间三方,加速新品转化落地,确保“获批即生产”“获批即上市”。
《中国质量报》【扬子江药业质量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