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 洋
“今天不去检查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了,去两家食品生产企业送食品抽检不合格报告。”5月19日一上班,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管稽查大队大队长李萍重新调整了当日的工作安排。原来,5月18日下午快下班时,她收到了两份绿豆糕抽检不合格报告,其生产厂家均为该县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赶快去生产端查源头,召回不合格食品,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风险。”她说。
执法车一路风驰电掣,约40分钟左右,便来到位于某乡镇的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当企业负责人拿到检验机构从某超市抽检的该企业4月9日生产的绿豆糕检验报告时,看到霉菌数值略高于正常值,觉得不可思议,焦急地解释道:“我家企业新建了厂房,并严格按流程生产,已生产绿豆糕多年,年年绿豆糕抽检都合格。这次抽检结果不合格,可能是销售环节贮存不当造成的。”
执法人员穿戴好一次性防护服、鞋套、手套后,进入档案资料室,仔细核查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是否落实,只见绿豆糕生产原料、辅料等进货记录齐全,票证保存较完整;查到检验不合格批次绿豆糕制售台账记录,共生产25公斤,销售给两家超市各10公斤。“还有5公斤是留着自己和送给亲戚食用的,现在大概还剩1公斤。”由于绿豆糕生产旺季未到,企业负责人对4月份生产的这批次绿豆糕去向“一口清”。
接下来,执法人员进入生产车间进行检查。现场机器轰鸣,几名工人“全副武装”,一派繁忙;生产原料、辅料、成品都按规定存放在指定位置……“未食用完的绿豆糕我们要扣押,销售给两家超市的绿豆糕马上召回。”现场检查完毕后,执法人员说。
10分钟后,执法人员将两份完整的召回公告交给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立即通知两家超市下架抽检不合格绿豆糕,并安排工作人员将公告送到两家超市张贴。此后,执法人员核查发现,除去抽样用去2.1公斤绿豆糕,两家超市这批次绿豆糕还剩11.9公斤,已售出6公斤。
核查完第一家企业,执法人员紧接着赶赴另一个乡镇的食品生产企业送检验报告。企业负责人李某瞪大眼睛一项项查看检验指标,发现3月20日生产的绿豆糕酸价指标是5.5mg/g,比正常值高0.5mg/g后,同样觉得不可思议,他不服气地说:“我公司绿豆糕酸价指标检验从来没有超标过,我要求复检。”
尽管李某当场要求复检,执法人员还是按规定对企业进行了核查,发现这批次绿豆糕企业共生产了15公斤,销售给周边两家超市。“赶紧拟定召回公告贴到超市门口,以防万一。”在执法人员的要求和指导下,李某拟定了两份召回公告,立即安排人员送到两家超市张贴,并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超市负责人下架抽检不合格绿豆糕,随后在超市回收了3.9公斤未售出的绿豆糕。
执法人员马不停蹄,一上午送出两份检验报告并对两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核查。返回时,早已过了吃午饭时间,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响。
目前,执法人员正在进行案件调查取证工作,两家企业产品召回工作仍在继续,企业负责人李某也向铜陵市市场监管局提交了复检申请。“下一步,我局将根据调查、召回情况和复检结果,分清生产和销售者责任,依法处理,不放过一个违法者、不冤枉一个守法者。”枞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中国质量报》【执法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