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山西科学养殖生猪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1-06-01 13:12:57 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 李紫薇 张雨阳

“90后”郤振宏从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老家山西,养了100头猪。喂养两年后,他将猪全部卖掉,走进一家规模化养猪场“取经”。

郤振宏说,在家养猪环境不好把控,猪容易得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而且家里一种饲料喂到底,猪的营养跟不上。但在大企业里,科技赋能给予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同阶段搭配不同的营养饮食,开口料、育肥料、公猪料、母猪妊娠料等。

打工两个月,郤振宏觉得学到很多:消毒隔离程序、猪场环境控制、饲料配比方式、定期查询猪群健康……

像郤振宏这样年轻有知识的养猪人并不少。他打工的企业生产区内,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他们定期到畜牧业学校接受专业培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政策,助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并对生猪企业进行科学监管,确保百姓吃肉安全。

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0年,山西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进行贷款贴息,累计贴息900万元。目前,山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共4516户,养殖规模比重达56%。

“吕粮山猪”养殖场是农业农村部授予的“无非洲猪瘟小区”。汽车经过“全身”消毒后,记者驱车驶入半山腰的办公区,与位于山沟的养殖区相互独立。

站在办公区外,5万平方米的厂区映入眼帘。“吕粮山猪”创始人师国栋指着不同外观的房子讲述着它们的功能:种猪房、配种房、“孕妇房”、产房、保育房、“火葬场”、污水处理厂等,厂区建设已投入3.5亿元。

师国栋重点让记者留意下圆形房顶的房子,病死的猪要在这里经过“无害化处理”,加工成肥料。交口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李峰告诉记者,国家对病死猪实行源头管控,禁止流入市场。

生猪养殖的每个环节都不容马虎,与餐桌上的食物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越来越重视。

36岁的猪场厂长刘志成对此深有感触。他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从业已有10年。“10年前,大家都在憧憬‘替抗时代’,现在已进入‘禁抗时代’。兽用抗菌药禁用名单越来越长,允许使用的药物范围越来越窄。”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说,近年来,我国为保证老百姓饮食安全,将畜牧业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老百姓正由‘吃得上’向‘吃得好’转变,这是目前我们正在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 ...

  • 6月7日将迎来第3个“世界食品安全 ...

  • 甘肃省礼县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安护庙 ...

  • 山东省无棣县市场监管局启动2021 ...

  • 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计量、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