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心连心助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06-01 13:18:52 中国质量报

高效高质 精准智能

心连心助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农业重要生产要素,化肥产品如何创新求变,化肥企业如何通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下行业发展的新课题新挑战。

围绕这些课题,5月20日,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接受了权威媒体访谈。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他对如何通过企业创新落实精准施肥,保障粮食安全,助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作了深度解读,并分享了心连心绿色创新发展经验。

创新研发高效肥料

“减肥、增效、提质”并举

针对化肥行业与保障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刘兴旭表示,化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我国7%的可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左右的人口,化肥目前对粮食的贡献率超过40%。但化肥不是越多越好,化肥多了可能造成土壤酸化等一系列问题,会对农业连续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既要保证化肥有很好的利用率,同时也要保证粮食的生产,是肥料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绿色农业不是不用化肥,而是如何科学施肥。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举措,力争到202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化肥利用率提高3%是什么概念?刘兴旭表示,不要小看了这3%,这3%的利用率增加,意味着我们国家将减少整个氮肥使用量的100万吨纯氮使用率,因此我们要加大产品的科技创新力度,来持续提高化肥利用率。早在十几年前,心连心就开始研究土壤和作物营养,通过科技创新,加强新型高效肥料的创新研发。心连心与德国巴斯夫合作开发了超控士(脲酶抑制剂)尿素,氨挥发抑制率达到50%以上,给化肥减量以及氨减排工作带来了质的改变;在已经开展的相关研究中,心连心超控士肥料产品,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用肥量和氨排放分别减少28%和47.8%,小麦亩产量增加9%。除此之外,针对土壤板结、作物品质不高等农业问题,刘兴旭表示,心连心正在积极研发腐植酸系列产品。腐植酸是大自然经过上亿年地质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与土壤同源,有着很神奇的功能。将腐植酸和尿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对于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都有积极作用。

搭建大数据平台

打造农化服务体系

不仅要有“好肥料”,还得有“好服务”。面对化肥行业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刘兴旭还分享了心连心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

心连心在大数据平台搭建与农化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创新,利用移动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从平台理念出发打造心农服平台系统,利用大数据功能把农民和心连心工厂有机结合起来。大数据网和农业技术人员、科研机构人员随时衔接,农民在种地当中对于化肥使用,包括其他农作物的虫害、病害等一系列问题,随时都可以和专家联系。

为加快推广高效肥,把科学施肥落到实处,心连心通过“配肥中心+化验室+高效农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心连心特色的农化服务体系,在全国建立了120多家高效农业服务中心和23家测土化验室,从免费测土化验开始,到专家配方、精准施肥、种植指导、飞防服务等,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通过对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深入研究,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减肥增效落到实处。

落实精准施肥

布局智能水肥一体化施肥基站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不仅要打通线上服务体系,更要落实精准施肥,让农民“省肥、省工、省力”,轻松耕作。为了做到这一点,心连心已经建立了140多家配肥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科学测土以后,把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按不同的配比配好。截至2020年10月底,心连心测土配肥站累计生产配方肥超20万吨,累计服务种植面积超27万公顷,累计取得有效测土数据近6万个。为了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与普及,心连心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了水肥一体化工作基站布局。例如,在新疆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新疆地区特点,利用滴灌设施对棉花生长的整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不同肥料做配比,从水肥管控、植保方案、栽培管理等,建立客户全流程的技术服务体系,让用户科学田管、精准施肥,真正让用户节省成本、增产增收,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企业农化服务水平。

刘兴旭表示,未来心连心将会投入更多的相关工作,使农民少投入多产出。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作为行业代表企业之一,心连心将继续坚持“以肥为主,肥化并举”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生态环保绿色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据来源:心连心)(广告)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2021天津时装周在天津海河东岸的 ...

  • 2021广州国际汽车技术展览会在广 ...

  • ​新款吉利ICON车型科技感十足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 ...

  • 6月7日将迎来第3个“世界食品安全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