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走进湖南韶山探寻红色记忆

2021-06-04 11:25:08 中国质量报

“红太阳”从这里升起

——走进湖南韶山探寻红色记忆

□ 本报记者 李 刚 王惜纯 王融国


   红色纪念地——湖南韶山 百余年前 ,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里出发,背着行囊,迎着曙色,走向山外的苍茫世界。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历经挫折而初心不改、淬炼成钢,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东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从此获得新生。韶山,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图为毛泽东同志故居。 本报记者 王惜纯 摄

这里是他求学、求索、求是的出发地。

这里承载了他“立志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志向;

这里孕育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

这里成立了湘潭地区第一个互助组;

这里创造了湖南省第一个“小康村”……

伟人故里光明路,风光无限韶山冲。

韶山,这个偏僻而又质朴的小山村,为什么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什么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韶山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对今日中国有何种意义?

“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耳边回荡着曾经红极一时的《火车向着韶山跑》这首歌,5月20日,记者乘坐G405次列车,来到伟人故里韶山,追寻革命足迹,重温红色故事,感悟红色初心。

小山村里的特别支部

细雨中的韶山村,山色青翠,游人如织。

青松翠柏前,毛泽东铜像巍然屹立。层层叠叠的花篮,吐着香,流着光,盛放着天南地北的缅怀和景仰。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而来,用隆重而简朴的形式,纪念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伟人。

沿着毛泽东广场拾级而上,便是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里浓缩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壮阔人生。6.3万余件馆藏文物和文献资料,默默讲述着那些穿越时空依然震撼心灵的细节。

坐落在韶山冲上屋场的,是一栋13间“凹”字状分布的古朴农舍,门上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牌匾。屋里,有当年用过的方桌、板凳,放农具的地方有蓑衣、耕犁,有牛栏、谷仓、柴屋、猪舍,还有刻满沧桑岁月的石磨和水车……

故居门前,有一片美丽的稻田和两口相连的池塘,小塘植满莲藕,大塘水波不兴。南岸塘边,依旧是长长的队伍,接踵而至的人们争相瞻仰这座普通又神秘的农家小院,感受这片热土上的人杰地灵。

人们怀着缅怀之情而来。韶山这块只有247平方公里的土地,浸透着革命先烈们的热血。这里不仅有毛泽东一家牺牲的6位亲人,有“闳中肆外,国尔忘家”的“韶山五杰”,还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身的144位革命烈士、1598位仁人志士。

位于韶山村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复原了96年前火种点燃的时刻——“阁楼建支部”。当年,毛泽东在这里亲手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自从有了党的组织,韶山的农民运动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韶峰下的革命浪潮,从此一浪高过一浪。

将个人抱负融入民族崛起,用革命信念解救天下苍生。如今,韶山这颗革命火种早已融入红色沃土,见证了一个民族不畏艰难、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

上屋场故居漫漫长夜里的挑灯夜读,通向外婆家的崎岖小路,在父亲账簿里挥毫书写“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韶山这片土地,给予了毛泽东大山般坚忍不拔的意志。

人们带着感恩之心而来。“金花籽,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这是昔日韶山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韶山“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如今,吃着红色旅游饭的韶山人早已迈入小康。

人们揣着对未来的希冀而来。三湘大地是一部催人奋进的红色史书。走进韶山,红色元素随处可见:可瞻革命先烈、可览伟人故居、可访红色文化、可游美丽乡村、可感乡土风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1959年,阔别韶山32年的毛泽东回乡后挥笔写下的豪迈诗句。百年沧海桑田,今日的韶山早已“换了人间”。

薪火相传的精神坐标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斗动力,用行动诠释不同时代的‘韶山精神’。”在韶山采访,处处感受到红色初心的时代脉动。

走进位于韶山的湘潭市恒欣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潭恒欣)车间,记者看到,几十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

“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里山好、水好、人好、政风好、民风好,这就是我们企业来韶山投资兴业的动力源泉。”作为全球“猴车”的领跑企业,湘潭恒欣董事长肖公平深有感触地说,得益于当地政府包括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恒欣在此扎根成长,成为国内最大的“猴车”专业制造商。

“猴车”全称“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也叫矿山索道,是输送矿工上下斜井的交通工具。因乘坐该车时的姿势像极了猴子,也被俗称为“猴车”。

作为煤矿井下运输装备,“猴车”的质量直接关乎矿工上下井的生命安全。如何提升其技术水平?

学机械出身的肖公平,对质量有着特殊的情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产品,让湘潭恒欣走遍煤矿。”

除了毛细血管级渗透的品控体系,生产看板、质量看板、物料看板、安全看板……在湘潭恒欣,记者看到,其工厂、车间、墙上、桌上,甚至楼梯的台阶上,质量意识以各种“打开方式”,遍及企业各个角落。恒欣设有自己的质量曝光台,充分借助看板的公开性、清晰性,让品控体现在研发、制造、营销的每个流程,让管理看得见、摸得着。

在湘潭恒欣,每个车间都能看见醒目的“党员岗”标识。“党员示范当先锋、立足岗位比奉献”,已是恒欣每一位党员的自觉行动,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优秀管理者。在湘潭恒欣,一直奋斗在“猴车”研发一线的技术人员刘丹,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韶山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以及湘潭市青年岗位能手。

湘潭恒欣一楼的墙上,有一张大照片,记录了2020年企业获得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时,肖公平上台领奖的瞬间。照片上的肖公平开心地笑着,在湘潭恒欣人的眼里,这是一个韶山企业家以一种宽宥宏阔的文化襟怀,深培厚植工匠精神,敢为人先、务实灵活、拼搏创新、精益生产的信誉体现。

薪火相传见精神,最是匠心能致远。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用高科技、高安全、高品牌、高质量的“四高”经营理念,凭每百人拥有66项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以22年如一日专注于矿山索道领域的钻研精神,使1900多台恒欣“猴车”安全运行在全国40%的矿井中,不仅每天为全国的100万矿工上、下井保驾护航,更远销越南、印尼、肯尼亚等地,湘潭恒欣成为领跑全球的“中国猴王”。

湘潭恒欣的发展,只是韶山乃至湘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湘潭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熊日平告诉记者,近年来,湘潭市坚持高位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同时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提升,对获得政府质量奖、标准化项目的企业兑现奖励。

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优势产业,近年来,湘潭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湘潭产业质量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创建、标准研制等质量提升工作。

熊日平说,这既是湘潭市扶持和培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品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快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打造湘潭样板的重大实践。

红土地上的闪亮名片

“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从“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的穷乡僻壤,到如今生机勃发的红土地,韶山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初心之地,也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奔小康的范本。

“伟人家乡的独特地位,为韶山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增添了起跑优势。”近年来,韶山以红色旅游为“龙头”,聚焦红色主题,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让红色旅游活起来、火起来。

5月20日,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湖南省地方标准《红色教育培训机构服务与管理规范》《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规范》正式实施。

“标准制定贡献了‘韶山力量’。”湘潭市市场监管局总工肖河泓表示,随着韶山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标准化措施在韶山落地,“既有毛主席工艺塑像、旅游讲解服务、景区管理等标准化规范,也有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开放、红色旅游研究等品牌建设。”

例如,2020年,《湘潭市绿色发展质量规范》正式发布,在全国率先将质量强市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针对市场上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企业无标准可依,导致市场上的毛泽东主席工艺塑像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毛泽东主席工艺塑像》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出台,填补了人物纪念塑像标准国内空白。

《向毛泽东主席铜像敬献花篮服务规范》服务标准的推出,使献花礼仪的流程更加规范……

走在韶山街头,“先行赔付”的各类提示牌随处可见。在景区,记者看到,多个处置网点和先行赔付点,可随时提供“快车式”和“离线式”贴心服务。

“我是韶山人,从小在韶山长大。”韶山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彭继山对“韶山承诺”格外看重。

据悉,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韶山市推出“7日无理由退货和先行赔付”制度。为兑现承诺,政府专门安排20万元赔付基金,对先行赔付予以兜底保障。彭继山说,此举推动了餐饮、购物等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韶山承诺”关口前移,优化了旅游环境,收获了游客口碑,成为了韶山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红色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擦亮了“红色韶山”金字招牌。近年来,市场监管人坚守安全底线,争当“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公平竞争的维护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高效监管的实践者,不断提升韶山红色文旅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0年,韶山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成美丽乡镇两个、美丽屋场142个、美丽庭院5500个,该市有25%的行政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韶山市副市长谢智君告诉记者,韶山市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连接韶山与井冈山的“两山”铁路,于今年6月开通。韶山连井冈,高铁牵引高质量。“两山”铁路,不仅能为湘赣之间串起红色文化走廊,也让湖南和江西这对“老表”更好抱团发展。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红色基因正在一代代中国人血液中传承,红色韶山高质量发展活力正奔涌而来。

《中国质量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金牌服务天团炼成记(二)——访太原 ...

  • 金牌服务天团炼成记(一)——访太原 ...

  • 瓜州:“蜜瓜事业”铺就致富路

  • 盛夏捕鱼忙 莱西市新安水库淡水鱼喜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