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在这里升华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诞生地河南省渑池县采访记
□ 本报记者 孙中杰
红色纪念地——河南省渑池县刘少奇旧居 狭小的院落,低矮的房屋,简陋的桌椅。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海露大街95号的这个院落,曾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的旧居。1938年11月至1939年1月,刘少奇在八路军渑池兵站停留工作期间,在这个院落里撰写了党的著名的纲领性文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渑池也因此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首讲地。图为刘少奇旧居
5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之滨的三门峡市渑池县,参观刘少奇旧居,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的红色足迹,探访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那段峥嵘岁月。
闪耀思想光辉的教科书
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为及时传达贯彻全会精神,刘少奇化名胡服,带领17名工作人员于当年11月23日由延安出发,至11月28日进入中原,首站在八路军渑池兵站停留。
在渑池县海露大街95号,刘少奇根据多年来对党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撰写出了党的著名的纲领性文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并在党训班上向学员们讲述。渑池也因此成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首讲地。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党性修养融为一体的历史必然性,从党性的高度教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阐明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刘少奇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3月20日,习近平在参观湖南省宁乡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时指出:“他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治国理念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理论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应该好好学习、研究和宣传”。
献身革命事业的冲锋号
“刘少奇同志在渑池写下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渑池世世代代的党员干部都起到了极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吹响了渑池人民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献身革命事业的冲锋号。”79岁的红色文化讲解员秦万绪告诉记者,渑池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渑池的城关、果园、仁村、段村等地,都是革命事件的主要发生地,分布有多处红色革命旧址,如刘少奇旧居、八路军渑池兵站、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县委县民主政府驻地旧址、“马跑泉事件”烈士跳崖处遗址、小孤山战斗指挥部旧址等。这些红色资源,是渑池人民不屈不挠、浴血斗争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渑池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优势。
80年过去了,战争烽火早已不在,但革命精神仍在这里生生不息。
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的老党员秦万绪退休不退岗,将当地闻名的红色遗址资料进行整理,撰写了50多页长达3万多字的讲解词,义务给前来学习参观的党员和游客进行讲解,成为渑池闻名的红色文化讲解员。哪里需要他讲解,他就出现在哪里,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奔波于不同景点连续讲解4个场次。瘦小的身躯、洪亮的嗓门,声情并茂的讲解,打动着每一个游客的心。当有人问他,“您这么大年纪每天给大家作义务讲解苦不苦、累不累”时,秦万绪非常认真地回答:“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看看那些长眠地下、为革命牺牲的英烈,我这点付出算得了什么。”
屈保国是渑池县仁村乡党委副书记,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6个年头。他说,仁村乡曾是一个贫困的山区乡镇,工作环境十分艰苦。16年间,他先后经历了对山区矿产资源乱开滥采的治理、开山修建乡村公路和脱贫攻坚等关键性的工作,有时会面对巨大的工作阻力和压力。“但是我一想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党员的要求,想起70多年前马跑泉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就备受鼓舞,充满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尤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与贫困村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重重困难,帮助4个贫困村的1600多个贫困户成功摘掉贫困帽子,实现了精准脱贫。”“能够做一名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党员干部,我感到由衷地自豪。”屈保国说。
6月2日,渑池县的气温高达36摄氏度。在河南新仰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车间酶制剂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冒着高温对机械设备进行管控,保障生产有序进行。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是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的全球供应商,是中国最大的蛋白酶生产商,目前因疫情原因,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公司从领导到员工都积极主动加班工作,广大党员还提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用实际行动捍卫“全国制剂行业十强”“连续16年自强不息,成为世界500强公司卓越供应商”的企业地位和经营精神。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红色文化精神,对渑池县的经济工作发挥了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说,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境保护、抗击疫情及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等重点工作中,全县各级党委用身边的红色文化教育、激励、鞭策党员干部勇于面对挑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攻坚战。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
位于渑池县城区的河南仰韶酒业公司是河南省首屈一指的白酒研发生产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24亿元,今年前5个月同比增长30%,牢牢占据河南白酒行业第一方阵。
谈及仰韶酒业公司的发展,董事长侯建光信心满满,他表示,有7000年仰韶文化积淀和渑池县近百年红色基因的传承,公司近年来通过非公党建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出党建的政治引领、经营带头、发展护航作用。公司把红色文化、红色制度融入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在科研、质管、酒体设计等部门,开展“品牌提升我先行、科技攻关我当先”的“双先争创”活动;在酿造、制曲、成装等部门,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岗位无次品”的“双无竞赛”活动;在后勤管理部门,开展“为生产服务、为管理建言”的“双为建功”活动;在营销一线,开展“党员闯市场、业绩上红榜”的“市场建功”活动等,推动了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仰韶酒业公司还打造了党建博物馆和“红色文化长廊”。记者在该公司“红色文化长廊”看到,制作精美的展板悬挂在道路两旁,不仅有刘志丹、杨靖宇、刘胡兰、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图像和事迹,还有公司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的形象展示,给广大员工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到‘十四五’末,公司年产值要突破百亿元大关,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来自于党建工作产生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侯建光说。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基于这一认识,三门峡市非公党工委经过探索,把占有该市经济总量95%以上的“小个专”非公企业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三门峡市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陕州区峡西综合市场于2015年组建党支部后,坚持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武装头脑,市场内党员争做好人好事,经营户守法经营,文明经商行为蔚然成风,营造出了良好的经营秩序和经营环境,使该市场由当初的几百户猛增到2000多户,呈现出繁荣景象。峡西党支部也多次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省级、市级非公党建联系点。党支部书记吕占群也先后获得“最美陕州人”“三门峡第十届道德模范”“2018年度出彩河南人”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表彰大会上,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
河南锦路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是三门峡市一家民营企业。2016年,该公司成立非公党组织后,党员从6名增加到34名,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下设3个基层党支部,并在西藏、安徽、重庆等工程施工地成立了党小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关键岗位,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公司将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经营业绩连年翻番,2019年突破15亿元,跻身河南省建筑行业重点企业。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该公司项目中标额实现了20亿元的突破。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河南省非公党建联系点和三门峡市党建工作市级示范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市直机关党性教育活动点。
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建红色文化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据三门峡市非公党工委书记,三门峡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冶钧介绍,目前,该市共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565个,创建示范点100个,党建工作覆盖率达到100%。非公党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该市发展壮大,成为三门峡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非公党建工作“三门峡模式”也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认可,享誉全国。
《中国质量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