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贵州省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整治计量作弊

2021-06-08 12:45:30 中国质量报

精准“亮剑”让“黑心秤”无处遁形

贵州省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整治计量作弊

本报讯 (李 嘉 王林川 郭雪飞)5月下旬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开展打击电子秤计量作弊“利剑行动”,专项整治市场计量违法行为,着手解决执法监管取证难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违背公知良俗,在电子秤中加装计量作弊芯片,以达到缺秤少量的目的。由于电子秤计量作弊方式隐蔽,使得这种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毕节的市场计量秩序,群众反映强烈。

“不法分子在电子秤芯片上设置作弊密码,主要有按键输入密码设置短斤少两和遥控操作设置两种方式。”该局计量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接受执法人员检查时,如果商贩按动了电子秤的特殊恢复按键或断电重启,电子秤数据可当即恢复正常,即使送技术机构常规计量检定,也不易分辨是否加装了作弊装置。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毕节市市场监管局着眼于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率先在所辖的黔西市试点。该局以黔西市集贸市场、海(水)产品销售点、烤鱼店、水果摊点、废品收购站等领域为重点,进行地毯式的计量执法整治,并逐步在毕节全市推广,让“黑心秤”无处遁形。

5月30日,执法人员在黔西市水西农贸市场水产销售区检查时,经营户黄某被当场查获,其用于称鱼的电子台秤签封被动了手脚。执法人员用2kg的标准砝码现场核验该电子秤的称重示值,分别按下电子操作键盘的单价1、单价2、单价3按键时,电子秤显示的适时重量分别为2.1kg、2.2kg、2.3kg。

经执法人员讯问,黄某对其在电子秤中设置计量作弊密码的行为供认不讳。鉴于黄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对黄某使用的电子秤予以没收,并处罚款1500元。

“这是常见的计量作弊行为之一,执法检查中如果发现类似情形,就可以判定商户涉嫌电子秤作弊。”曾长期从事市场稽查工作的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龙勇表示,一般来说合法厂家生产的电子秤,在秤底盘拆卸螺丝处都贴有封签,以防被人随意打开,“如果被人为损坏,通常都有计量作弊的嫌疑。”

一线执法人员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备份称重全过程的现场证据材料,并开展深入调查。

亲临一线开展执法检查的毕节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洪应提示消费者,可以通过断电恢复正常设置的方法来防范电子秤作弊。“消费者购物时,怀疑称重示值计量失准的,可以要求商家断电重启,重新称重来维护自身权益,也可以拨打‘12315’,联系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电子秤进行核验称重。”李洪应说。

据统计,在此次“利剑行动”中,毕节市市场监管局现场查获计量作弊电子秤20余台,立案查处作弊行为6起,查处其他电子秤未经强制检定使用的违法行为40余起,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一批电子秤计量违法典型案例,有效震慑了不法商贩的违法行为。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河南省开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走进金祥 ...

  •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 ...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积极推进分布式屋 ...

  • “白酒之都”江苏省宿迁市进入夏季酿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