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市场主体打开方便之门
——湖北省武汉、洪湖两地优化营商环境二三事
□ 王应昕 万 弘 本报记者 张 华
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湖北省武汉市、洪湖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新市场开业前专人驻场集中办理营业执照、“一事联办”等举措,最大限度精简营业执照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得到市场主体一致好评。
“坐等”证照送上门
7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道,在改造一新的“三飞市集”二楼,摊主艾能华将新办的营业执照张贴在显眼处,高兴地说:“以前总以为办个证很麻烦,没想到这么方便。营业执照办好了,工作人员还专门送上门。”
近日,武汉市武昌区市场监管局和区行政审批局为新开业的徐家棚街“三飞市集”提供证照“批量办”服务,将78份营业执照、25份食品及小餐饮经营许可证,分别送到每位经营户手中,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主动服务靠前一步,让人民群众少跑路”的服务承诺。
今年5月,徐家棚街鑫三飞农贸市场顺利完成升级改造,变身“三飞市集”,市场内外焕然一新,并对业态进行了重新规划、升级、招商。
为帮助市场从开业之初就走上证照规范、管理规范、秩序规范的良性发展之路,武昌区市场监管局徐家棚市场监管所提前介入,在招商之初就积极指导市场开办方对入驻经营户逐一建档立卡,了解每一户的经营项目及办照、办证需求,安排专人“驻场”,指导经营户在店门口完成营业执照申请资料的申请、填报、提交。
同时,武昌区行政审批局与市场监管部门无缝对接,针对市场内25家商户即时办理食品及小餐饮经营许可证需求,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负责、专窗受理,采取“容缺+承诺”方式,实行告知承诺,即时出证,仅用一天就办结了市场开办方代为提交的所有商户许可申请。市场监管部门也及时按照推送的行政许可信息,启动了后续跟进监管程序。
目前,武昌区已经先后推出老年人“帮代办”、残障人士“上门办”、经营户集中“批量办”等多项服务举措,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推进武昌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我要开水产店”
“真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简便就办结了!”洪湖市齐鑫水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开感慨地说。近日,他在洪湖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综合窗口,网上申请水产店注册登记,只跑了一趟,就办结了3个部门的审批和备案,并在综合窗口领取了公司营业执照、4枚印章、户外广告(店招)备案书和企业参保开户书。这是由洪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城管执法局和市社保局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办结的首个“一事联办”事项——“我要开水产店”。这标志着洪湖市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洪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为全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该市淡水养殖面积逾5.3万公顷,年产淡水产品总量50万吨左右,居全国县市第一。要把总量庞大的水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必须依靠众多合法的市场主体来实现,这就需要经营者取得市场主体资格,办理营业执照和与之相关的审批手续。
以前,开水产店要分别跑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等多个部门,跑一个部门提交一次申请材料,一些相同的材料要重复提交。加之各部门使用不同的审批系统,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程序多、材料多、耗时长。
针对水产品经营是洪湖市高频次申请事项的特点,为彻底解决开办水产店的难点和堵点,该市迅速将“我要开水产店”纳入“一事联办”事项,并率先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一事联办”主题集成服务专区上线运行,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流转、一个平台审批。
实施“一事联办”后,按照前后置关联性,审批环节得到最大限度精简,实行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减少了申请材料,只要能通过数据共享核验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涉及多个部门的同一材料,由系统共享。变“多套材料”为一套材料”,变“多头跑”为“一次跑”,变“多头办理”为“集成办理”。截至6月底,洪湖市已办结“我要开水产店”主题事项3件,完成“我要开办装修公司”主题事项两件,“我要开药店”主题事项1件。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