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机制 满分成效
福建三明试点产品质量安全特色分类监管
□ 林 华 陈 永 江 岱
今年以来,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深化对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督促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积极探索建立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分色监管机制,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明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建立“产品分级、企业分类、区域分色”的产品质量安全“三分”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和智慧监管机制建设。根据不同产品品种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分级,结合三明市实际,该局将全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按产品品种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3个级别。
根据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情况,三明市市场监管局将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为低(A)、较低(B)、一般(C)、高(D)4个监管类别。将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能力强、实现程度好、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低的优秀自律企业评定为A类企业;将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较强、实现程度较好、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较低的良好自律企业评定为B类企业;将具有基本的履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一般的企业评定为C类企业;将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能力较差,产品质量在近年监督抽查中出现不合格,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评定为D类企业。
此外该局还实行区域分色,将产品质量安全信用风险低(A)、较低(B)、一般(C)、高(D)4个监管类别,分别通过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不同颜色体现。
在此基础上,三明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开发设计了分级分类分色监管手机App软件。据悉,这款App将监管类别评定表的所有评定指标全部导入,使得县级市场监管人员在开展现场检查评定时能通过手机录入评定情况,由软件通过计算自动生成企业监管评定类别。同时,软件还能实现管理权限分级、检查评定表生成打印、评定结果汇总及查询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监管评定效率,也使得评定过程更加科学公正。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原则,我们今年先开展了水泥行业的分级分类分色监管工作。”三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组织全市各县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分级分类分色监管评定表》对辖区水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检查,通过评定,全市水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企业共有A类企业1家、B类企业6家、C类企业6家、D类企业3家。同时,在监管类别评定的基础上,还组织各县级市场监管局对A、B、C、D4个监管类别企业分别实行宽松、适度宽松、常规监管、加严监管差异化监管,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日常巡查、执法检查、质量扶持政策等方面,予以区别对待。
通过实施分类监管,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能,实现了精准监管,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构改革后基层监管人员少、新手多、不会管等困难,也促使三明市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三明市水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企业接受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16批次,合格率为100%。
下一步,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及时总结经验,健全分级分类分色监管办法,动态调整监管类别,通过以点带面方式将分类监管办法推广到其他行业中,促进全市产品质量安全得以更加保证。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