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安全责任 奏响安全强音
四川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成效
本报讯 (张 东)“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年限最长为12年,且必须4年进行一次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报废处置。气瓶和人一样,都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气瓶制造和检验等身份证信息可以从气瓶护罩和瓶体直接读取。”近日,在四川省广元市生宇燃气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来自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志愿服务专家宣讲团的专家指着液化气钢瓶身上的钢印,给大家现场讲解“如何读懂气瓶”。
这是四川省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活动的生动一幕。在为期一个多月时间里,从攀西高原到凉山彝寨,从川南酒城到川北老区,从川西北大草原到成德绵现代城市,一场场生动精彩、有滋有味的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活动在四川省21个市(州)火热开讲,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广泛传播,在天府大地奏响了安全发展的强音。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一线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和专家巡诊,进一步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安全素质,提升安全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庆祝建党百年持续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为确保此次活动高点起步、精彩开局,在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领导下,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坚持公益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在全省发动来自监督检验机构以及企业管理一线的专家63人次,组成特种设备安全志愿服务专家宣讲团,紧扣基层群众关切的民生热点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的“急难愁盼”,精心制定宣讲主题和课程形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的原则,由企业“点餐”、专家“上菜”,因地制宜实行“菜单式、互动式”教学,宣讲内容既包括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又涵盖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应急处置的操作与实践,点面结合、双向互动的创新培训方式,切实增强了宣传培训的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让每位学员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获,推动企业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履行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在宣讲过程中,专家们还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为特种设备安全现场“把脉”、对“症”开方。同时指导企业人员运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在线辨识工具手机App进行实时录入和动态管控,推动企业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把风险辨识挺在安全隐患前面,把隐患整治挺在事故灾害前面,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同时,专家宣讲团采取“边巡查、边讲解、边操作、边互动”的方式,向基层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讲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点、常见易见故障、重点检查环节,并提醒大家高度重视高温、汛期特种设备安全,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始终安全运行。
据统计,在此次历时37天的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大宣讲活动中,专家宣讲团行程6500余公里,共开展巡回宣讲23场,参与单位和企业1400余家,直接受众2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1250余份,辐射人数超5000人次,受到各地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铁拳”行动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特种设备安全宣讲大众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抓实抓细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促进安全的生动局面,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中国质量报》【我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