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第一大港驶向世界一流强港
——来自浙江宁波舟山港的质量发展报告之一
编者按
2020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全球第一大港口驶向世界一流强港,质量是宁波舟山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国质量报记者近期走进宁波舟山港集团,对港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开展质量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采访,为读者揭秘海岸线上的“质量海图”。
□ 张 律 本报记者 曹吉根
体量宏大!这是浙江宁波舟山港留给每一个到访者的第一印象。集装箱码头、矿石码头、原油码头、散货码头……各种码头在数百公里的海岸线上绵延不绝。这些码头可接卸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最大的油轮和最大的矿船,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连续3年居世界第三,成就了其全球最大的全货种综合性港口地位。
全球航线热力图上,这里是最红的区域。在特殊的2020年,这里货物吞吐量依然保持了4.7%的增长率,达到11.72亿吨。今年上半年数据继续飘红,吞吐量同比增长9.5%,其中集装箱业务更是猛涨21.3%,达1607万标准箱。至6月底,全港集装箱航线增加到272条,通达202个国家的600多个港口。
硬核质量!这是记者深入采访后了解到的宁波舟山港。就像篮球场上身手不凡的“大块头”一样,在宁波舟山港宏大的表象之下,是大而精细、大而敏捷、大而智慧、大而周全的内在质量特色。在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后,宁波舟山港聚焦“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把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全球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作为发展目标。
尽管0.9‰的块矿装卸损耗率比起2.5‰的行业标准已经低了不少,宁波舟山港还是花了5年时间把这一数字进一步降低到0.7‰;该港多措并举提升装卸效率,让平均船时效率达到世界第二,创下40万吨矿船接卸作业37.67小时完成的纪录,创造并保持 235.6自然箱/小时的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
2020年3月29日,是宁波舟山港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这一天,亲临港口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努力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两万宁波舟山港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一流强港 质量为核
“数量增长有极限,质量提升无止境,一流强港质量为核。”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说,集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硬核强港”质量战略定位,持续优化“一核四共双循环”质量管理模式,以优质服务铸强港标杆,打造中国港口服务国家品牌。
这一质量模式强调以“物流共联、数智共享、客户共赢、港城共融”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全球客户,实现“港通天下服务世界”。
这一模式突出质量双循环互动促进,以全过程内部运行质量环的螺旋带动全场景外部服务质量环的螺旋上升,“视质量为生命”“服务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梦想”成为两万港口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不竭动力。
服务创造价值
满足目标客户需求是质量工作的第一任务。鉴于枢纽性港口在经济大循环中的特殊作用,宁波舟山港与一般企业不同,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目标客户。宏观层面客户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局,相关区域发展;微观层面就是一个个具体的货主方、运输方、企业方。
宏观需求方面,宁波舟山港标定了港口发展的集约化、绿色化、功能升级目标;微观需求方面,标定了智能化、人性化、效率优先目标。
为服务大宗原料市场需求,宁波舟山港主动与世界第一大铁矿公司淡水河谷合作,利用鼠浪湖码头中转优势,在前期投产混配矿石业务、磨矿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合作领域,建设集铁矿石装卸、中转、储备、交易、保税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铁矿石物流基地、东北亚铁矿石分销中心。
为服务浙江发展,宁波舟山港首创“一体两翼多联”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模式,被交通运输部专门下文在全国推广。
为服务小商品出口,宁波舟山港把义乌陆港列为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重点建设,促进海陆空铁邮、义甬舟、义新欧等多种物流模式集成与多种业态联动发展。
为服务好中西部发展,宁波舟山港主动出击与相关城市政府合作,合营陆港、物流园区,打造海铁联运等多模式联运线路,其中海铁联运班列线路开行19条,服务15个省(区、市)的60个城市。“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被命名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为服务好船主、货主和集卡司机,宁波舟山港充分运用航运大数据推动港口生态圈共享开放。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联通海陆空物流信息与业务,实现“一点接入、四港联通,一次查询、全程可视,一单到底、货畅其流”。“一站式”港口电子商务平台“易港通”,实现集装箱进提箱环节全程单证无纸化。创新开通了集装箱运输“顺风车”业务,提高集卡车辆全程重载率。
为了协同船公司开辟腹地业务,他们还联合开通全程提单海铁专列,架起内陆口岸与宁波舟山港的快速运输通道,由内陆口岸签发全程提单(提箱、装箱、清关),实现了铁路、港口与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无缝衔接”。目前仅南昌至宁波班列就已与50余家船公司开展合作,将江西产品运输至全球260个港口,服务企业从2019年的68家增加至目前的200余家。
为了提高航线舱位利用率,增加船舶公司效益,宁波舟山港还创新开发了“沿海捎带”业务,让外籍船舶在途经我国港口中转时,能承接国内沿海港口之间的支线运输任务。深入调研长江中游粮油市场货品流动方式后,推出的“散改集”新业务,可形成江海联运航线的集装箱重箱双向对流。
为缓解出口企业集装箱紧缺困局,宁波舟山港主动与船公司沟通,落实空箱补贴,争取更多空箱来港。今年上半年,累计开行到港空箱加班船近百艘次、增加空箱供给35万标准箱。
为支持外贸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宁波舟山港实施港口作业费用减免措施,设立市场专项补助资金,2020年共计减免各项费用1.84亿元。
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宁波舟山港各项质量指标持续改善,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目前,平均干线船时效率、在泊效率,40万吨级矿船平均在泊船时效率,海铁联运箱量等多项关键业务项目指标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调查显示, 2020年,全港顾客满意度为88.30,其中集装箱业务板块顾客满意度为99.8。
奋斗成就梦想
奋斗成就梦想——在宁波舟山港,这句话激励着所有员工追求质量、追求梦想。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心中有质量,业务肯钻研,就有无限的机会。
在这里,只要追求精益求精,一线工人也有机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电气维修工虞成安、流机维修工胡耀华、桥吊司机竺士杰就是榜样。《竺士杰工作法》作为《大国工匠》系列的第九本书发行,并在全国港口推广。“张中华电子板维修操作法”“华林江门机电气故障排除法”等操作法被认定为浙江省级工法。
按照“经验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成成果,成果转化为效益”的主线,发挥职工创新创效创优积极性,全港累计在一线班组成立6055个QC小组和改善团队,每年发布改善方案数百个,从系统优化到工具改造,从节能降耗到工艺改良,每年创造价值超亿元。同时运行的还有46家职工创新工作室,803名成员累计完成攻关课题1810项,其中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科技进步奖的创新成果达 202项。
在这里,只要敢于创新,绵延的海岸线就是展示才能的大舞台。上百名IT工程师在“数智强港”中坚持创新驱动,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系统(n-TOS系统),单日最高完成 3.3万标准箱,结束了我国千万级大型集装箱码头依赖国外系统的历史。目前该系统可支撑超过 2500万标准箱集装箱作业,有用户近7000人,累计节约系统外购及维护成本上亿元。
这个系统和自主研发的生产业务协同管理平台一起,实现船、港、货等生产业务全要素数字化管理,构建起了“一个调度中心、二级货运、三级调度、四大功能、五大职能、六大货类体系”的生产管理模式。
在这里,一线工人团队与数字智能团队无缝对接、密切协作,把工人的优秀作业经验提炼成智慧程序,通过在作业环节大力推进 5G、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智能理货、智能闸口等技术应用,构建智能化作业链,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对标一流 航向未来
新近发布的《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宁波舟山首次跻身2021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十,榜上其他9个港口城市,全都是老牌国际大都市。
毛剑宏表示,航运服务的优势无法完全复制,发展航运服务业必须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从港口运营榜单看,虽然宁波舟山港的硬件设施、运行效率和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在金融、保险、海事服务等航运服务方面,与上海港、新加坡港等国际领先港口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未来宁波舟山港将利用浙江自贸区赋权扩区的契机,向物流、商贸、信息、金融等功能拓展,不仅要做好船供油服务,还要谋划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面向未来,宁波舟山港绘出了发展的“海图”:到2025年,大型设备自动化比例达到30%以上,干线船时效率超过130自然箱/小时,货物年吞吐量超过13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超3500万标准箱,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超200万标准箱,中欧班列达到3000列,江海联运吞吐量达到4.5亿吨,西向布局陆港42个,率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格局。
《中国质量报》【质量提升行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