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记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强化技术攻关服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
□ 李 倩 本报记者 王 梅
截至9月2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西安食药所)已经对929批次食材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出具929份报告。这些食材用于制作运动员食品。2月25日,该所成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授权的首批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机构。
要取得食源性兴奋剂检测资质并不容易。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中要求,对食品、动物体液、饲料进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检测项目共计53项。这个要求比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中心要求的大型赛事48项检测项目还多5项。
当时,这些检测项目除少数有国家标准,其余均未有检测标准。2018年,西安食药所启动兴奋剂检测工作,该所参与了运动员尿检兴奋剂呈阳性调查工作,对运动使用的化妆品、药品、食品、保健食品等进行大量筛查,最终在维生素B6片中检出兴奋剂——氢氯噻嗪。以此为契机,西安食药所起草并申请了《维生素B6片中氢氯噻嗪的检查》补充检验方法,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补充检验方法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的药品中兴奋剂的补充检验方法。
但是,多种食源性兴奋剂同时检测又是一项新的挑战。
一项检测方法的建立要经历无数次实验,何况是53项。要在短时间内制定涉及这么多项目的检测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西安食药所准备迎接挑战。
前后两任所长坐镇一线指挥。现任所长梁肖冬告诉记者:“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在陕西召开,兴奋剂检测是运动员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作为检测机构必须要有责任担当。”
2019年4月,该所成立兴奋剂检测攻关小组,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扩项工作正式启动,他们开始技术攻关,自建检测方法。
食品室主任张亚锋主抓这项工作。他带领技术骨干查阅资料,了解兴奋剂类化合物物质,审定兴奋剂标准物质清单。同年7月赴南京,调研亚洲青年运动会食品安全保障及兴奋剂检测工作。
2020年春节期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兴奋剂检测攻关小组建工作群,每天在群里交流、汇总查阅资料情况。恢复上班后,成员既要忙于国、省、市三级抽检和日常工作,还要抽出时间,每周开技术碰头会,推动进展。
“要建立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同时检测53项食源性兴奋剂的方法。”张亚锋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卓、贾寒冰、董曼曼、李敏、红月、卫星华、王蓓蓓、李欣雨8人负责开发兴奋剂检测方法。经过9个月资料查阅、理论研究,2020年11月正式进入实验室论证阶段。
分析每一种兴奋剂的特性,适用什么方法、什么试剂检测,再将53种兴奋剂溶解在一起,通过不断调整优化提取试剂、净化方法、复溶溶剂,根据每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尝试用单一溶剂还是混合溶剂,调整不同溶剂配比……经历了上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能精准一次性检测出53种兴奋剂的方法。
再将检测方法应用到猪牛羊肉,反复实验、反复验证,不断调整试验方法。到养殖场收集尿液,购买饲料,探索动物体液和动物饲料兴奋剂检测方法。
回忆当时的工作情况,贾寒冰说:“那段时间整个人都是半疯状态,吃饭、睡觉都会想怎么突破,甚至梦里都在做实验。压力真的太大,扩项成功之前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
董曼曼说:“相对食品类方法建立,动物体液检测方法的建立难度更大,没有经验可借鉴。每天睡前都要复盘当天的实验过程,即使上床睡觉了,想到什么问题,都会立马从床上跳起来,查资料,生怕第二天忘了。方法建成那一刻真的是如释重负。”
3个月,不分昼夜地工作,经过上万次实验,分析核对数万个数据,起草了8个相关的高通量、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涵盖食源性(猪牛羊、禽类、蛋奶、香辛料、水产品五大类及其制品)、动物饲料和动物体液。53项兴奋剂检测项目最终通过5家权威检验检测机构的实验室方法验证。
通过资质认定评审,该所获批食品检测五大类53项,饲料检测1类53项,动物体液检测1类53项兴奋剂参数,以及8个兴奋剂非标准方法,成为陕西省首家具备食源性、动物饲料、动物体液中53种兴奋剂全项检测能力的检验机构。
“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张亚锋坦言,通过了资质认定,给大家注入了前进的动力。
考虑到服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检测需要,西安市食药所决定,无偿将检测方法与其他承检机构共享,形成技术服务合力。
有了检测方法,该所开始对检验室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增实验室面积550平方米,配备价值4000余万元各类大型精密仪器。设立食源性兴奋剂检测中心,制定实施方案,对抽样、送样、检测、质量控制、留样等各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完善应急预案;组建素质过硬的食源性兴奋剂检测队伍,确保“结果精准可靠,报告及时有效”。
作为组委会指定的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机构,西安食药所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愿就是,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坚决做到食源性兴奋剂事件“零发生”,为举办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保驾护航。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