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质量强省 全方位推进山西高质量发展
——写在山西省质量大会召开之际
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质量(杭州)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质量国际合作,共同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继中国质量大会召开之后,山西省质量大会也将于9月28日召开。
9月2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和太原市政府共同举办山西省2021年“质量月”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入企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副省长吴伟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质量强,则山西强,质量兴,则三晋兴。这一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已是三晋大地各行各业的共识。开展质量提升,建设质量强省,已成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永不停步的战略工程。
黄河之东、太行之西、表里山河。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处于“一煤独大”“一股独大”等资源型经济困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化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山西更迫切地需要以质量提升作为驱动增长的重要基础,助力产业跑出“加速度”,推动全省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为主线,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培育全省经济发展质量新优势,为山西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不到3年两次视察山西,2017年要求山西“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2020年寄予山西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发展指明的“新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山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质量强省、品牌兴晋、标准引领”,紧抓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质量政策措施,产品和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时速350公里标准动车组轮轴、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独立轮轴系统、综合掘进装备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杏花村、宁化府陈醋等“老字号”被消费者广泛认可,新兴产业涌现出百信、烁科晶体、科达自控等本土品牌,信创、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质量攻关、质量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太钢碳纤维、笔尖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太重高速动车组轮轴制造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太钢“手撕钢”、晋华炉等以高品质荣获国际国内大奖;质量基础设施日趋完善,5年建成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成6个(累计9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质量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正成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
当前,山西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质量强省摆在战略位置,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把高质量发展要求固化为质量意识、内化为质量自觉、转化为质量行动,奋力促进全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建设质量强省
形成质量共治合力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在《中国制造 2025山西行动纲要》《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中,对质量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质量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山西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着力形成质量共治合力。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为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授牌。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为太原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授牌。
质量强省高位推进。2019年,推动提升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规格,重新成立了省标准化和质量强省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统筹推进质量规划制定、质量强省建设、质量品牌发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出台质量强省实施意见,建立省、市、县协调推进质量工作的制度机制,修订《质量奖管理办法》,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全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省委将质量考核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省、市、县(区)都依托市场监管局成立了质量强省、强市、强县领导小组。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11个市相继出台本地区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质量强业齐头并进。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实施“一品一策”“一业一策”,会同省标准化和质量强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省产品质量稳中有进,工程质量保持领先,服务质量逐年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攀升。与省发改委联合印发《山西省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促进服务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文旅、水利等各成员单位分别制定专项方案。
质量强企硕果累累。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以争创“中国质量奖”为抓手,打造“质量高峰”;以“质量信用”为载体,深耕“质量高原”。太钢集团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30余家组织(个人)累计获得山西省质量奖及提名奖。
推进质量提升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离不开微观质量提升的支撑。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指明方向。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在推进质量提升上发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强化顶层制度设计。201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山西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十大工程”,全面部署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产业转型,加快推动“山西制造”向“山西创造”转变,“山西速度”向“山西质量”转变,山西产品向“山西品牌”转变。
深化质量提升行动。2019年4月,在全省各部门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之际,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细化分解质量提升行动任务的通知》,根据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能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压实工作责任。目前,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有序,各项工作取得有效进展。截至目前,质量提升行动覆盖150个重点行业、300个重点产品、4000多家重点企业。在装备制造业开展试点,该局组织实施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合格率提升工程,集中攻克一批制约质量提升关键的共性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该局还通过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大力推广应用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总结推广山西省企业独创的质量管理模式,相关做法得到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优化质量发展制度。2020年,山西省出台《山西省标准化条例》。2021年,省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和《山西省质量奖管理办法》……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梳理制定相关制度,涉及大质量的制度达20余项,初步形成了推动质量发展制度体系“四梁八柱”。
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全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支撑。印发《关于开展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积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行动的通知》,确定大同、忻州、晋中、阳泉、运城为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市。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全省上下形成高度重视标准、争先制定标准、广泛应用标准的浓厚氛围,全省各级各部门各重点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考核考评、财政保障、人才培养等8项工作机制,省级技术委员会由试点前的5个增加到43个;国际标准由试点前的6项增加到16项;团体标准由试点前的1项增加到422项;地方标准2018年发布222项,2019年发布231项,2020年发布276项,均创历史新高。标准助推产业快转型、农业创品牌、旅游提品质、政务提效能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全省共建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852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全部在网上公开。加大认证活动、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力度,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3家企业被国家认监委评为良好案例。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组建山西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建成国家不锈钢及其制品质检中心。
开展质量监测评价。高质量地完成全省宏观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组织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省政府研究室、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等单位,每年对全省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形成《山西宏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以及《山西省某某行业质量安全分析报告》《企业质量发展分析报告》3个报告,从宏观、行业、企业3个层面对全省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剖析,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质量参考。报告得到山西省副省长吴伟“很有价值,贵在持续跟踪”的批示。开展制造业合格率统计调查工作。结合全省制造业发展实际,提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方案》,对全省电线电缆、钢筋等13类主要工业产品安排抽样检验。开展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测评工作。测算山西省整体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各地市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29个制造业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通过与全国部分省(市)的比较分析,全面展现山西省制造业质量发展状况,研究山西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未来提升的方向。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20年开展部门联查1000余次,涉及公共卫生场所、人力资源市场、检验检测机构等30余个行业和领域,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开展跨部门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共享,推进协同监管和失信联合惩戒,共归集公示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行政许可信息115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10万余条、抽查检查结果信息36.5万余条。食品、药品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为98.9%,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超过99%。开展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2万批次。完善缺陷消费品召回机制,召回缺陷消费品1.39万件。加大质量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案件877件。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检查单位1.236万家次。
提升重点领域质量。清洁能源及原材料方面,煤炭洗(选)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推动全省关闭洗选企业209家,淘汰洗选产能24870万吨/年。实施煤炭资源的保护性开采和绿色开采,稀缺煤种回采率提高3%。加快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在全行业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试点示范和标杆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省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库64座,省级86座。
工艺品方面,深化工美传承创新,推动漆器、铜器、木雕、澄泥砚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发展,已形成工艺美术大类11个、品种103个。
农产品方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为98.7%。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省级平台和国家平台对接全面完成,走在全国前列。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全省全面试行,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20.9万余吨。
建设工程方面,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竣工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全省共创建省级优良工程17项、省级优质结构工程58项。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100%。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等指标均达标,全面开展公路工程智慧建设。
服务业方面,商贸流通、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健康、养老拖育、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全力塑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推动创建全域旅游。
政务服务方面,制定实施8项政务服务标准,省政务大厅80%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三晋通”App开通1464项便民服务功能。
树立质量标杆
着力培育“山西精品”
近年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以山西省质量奖评选为抓手,树立质量标杆企业,引导和激励各行业加强质量管理,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得者太钢集团的员工严把产品质量关,打造高效精品。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奖的评选,拿出1000万元质量奖励资金“真金白银”激励质量标杆企业。2020年,为做好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评选工作,保证评选质量及公平公正,山西优化完善了质量奖评选工作流程。先后研究制定了《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具体评选工作方案》《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评审流程》《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评审细则》等规定和办法,并对每个评审环节都进行了逐一梳理和明确,确保整体评审工作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山西广泛吸收省内外质量奖评审知名专家,建立了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评审专家库,并重点遴选了以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知名质量管理专家温德成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为本届质量奖评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保证公平公正,在专家使用上,突出了“异地使用”原则,评审专家大组长及各行业小组长均由外省专家担任。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确定了获奖名单。2021年4月25日,山西省决定授予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等5个组织“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授予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10个组织和个人“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提名奖”。
为抢抓机遇,有效提升山西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7月30日,山西省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山西精品”公用品牌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计划到2025年,重点围绕全省农业、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和特色产业,建成先进的标准体系和认证模式,形成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打造一支重视质量、崇尚品牌、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匠心精工精神的产业工匠队伍。
山西将以“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管理机制,帮助重视质量、崇尚品牌、追求卓越的企业走出山西、扩大影响力,培育一批本土品牌,进而打响“山西精品”这个省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山西制造、山西服务整体新形象。
围绕地方特色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集群内企业标准协调、创新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建设一批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推动产业链提质升级。如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年产值33亿元,拥有优秀的人工吹制玻璃工匠,产品远销欧美。
近年来,山西加强品牌保护,加大高价值专利、高品质商标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商标、专利境外注册和海外维权,积极应对商标恶意抢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积极适应互联网和融媒体发展要求提高品牌保护能力,切实维护山西品牌的良好形象。
完善召回体系
保障民生质量安全
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产品召回工作体系,为保障民生质量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机构改革以来,该局重点在“聚力三项重点、构建三个体系”上做文章,持续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截至目前,山西省共对263.37万件产品实施了召回,累计货值近3亿元,得到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聚力机制创新,构建高效监管体系。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强化法制保障到位,先后制定《山西省缺陷产品召回中心信息采集、汇总和处置制度》《山西省缺陷产品召回中心缺陷调查及召回工作规范》和《山西省缺陷产品召回中心市场购检(含网络平台)制度》等9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出台全国首部地方召回后续跟踪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性文件——《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缺陷消费品召回效果跟踪与评估管理办法》,为加强召回效果跟踪与评估提供法制保障。根据召回工作实际需要建起“消费品企业数据库”“消费品召回技术专家库”“消费品生产执行标准库”和“检验机构数据库”。目前,“消费品企业数据库”共收集消费品生产企业1285家,包括文教体育用品、食品相关产品、家具及建筑装修装饰材料等十大类77种消费品;“消费品召回技术专家库”有省内专家26名,省外专家15名,总专家库500名;“消费品生产执行标准库”已收集各类标准286个;“检验机构数据库”包含具有国家资质认定,并且做过缺陷产品风险评估的检验机构296个,为召回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聚力拓宽渠道,构建信息采集体系。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充分以市场购样检测为抓手,推动信息采集常态化,通过购检发现缺陷信息占比达84.7%;以质量共治为导向,推动信息采集广泛化,与教育、公安、商务和卫健部门联合出台《山西省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建设工作方案》,在全省部分学校、交警队、商场、超市、医院(急救中心)、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检验检测机构和新闻媒体设立81个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站,采集伤害数据3万多条。
聚力全程监管,构建质量安全体系。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抓好内部资源整合,坚持打通、贯通、融通,将召回管理工作归入市场监管业务领域,密切与执法稽查、信用监管、质量监管等业务的联动配合,强化问题会商、横向协同,实现工作有机融合。抓好协同联动运转,纵向上构建省、市、县“三位一体”及“行政+技术”的召回监管模式,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形成闭环;横向上强化召回全过程管控,确保信息采集、风险评估、缺陷调查、召回实施、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不脱节、不漏项。抓好奖惩措施落实,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重,组织专家义务“会诊”,帮助企业持续改进;强化行政执法与缺陷产品召回的信息共享,依法对不配合、不执行的生产企业进行查处。在督促指导企业依法召回的同时,坚持入企服务、精准帮扶,实现了“召回一种产品,提升一个行业”的目的。
质量提升,永无止境;质量强省,任重道远。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将以2021年山西省质量大会为契机,突出“质量”主题词,全力书写质量强国山西新答卷,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山西质量发展工作品牌,形成质量发展的强大声势,充分彰显市场监管改革效应,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方位推进山西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校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届山西省质量奖提名奖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韩利萍同志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