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开闭幕式部分嘉宾演讲观点集萃

2021-09-24 11:20:04 中国质量报

交流思想 凝结共识

——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开闭幕式部分嘉宾演讲观点集萃

编者按

9月16日—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交流。在大会的开、闭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本报萃取部分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质量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

质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但是质量的概念是什么,似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毋庸置疑的是,质量的概念一直在发展演变,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质量体现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追求的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如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公共福祉等,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点更是相关,绿色和碳中和经济、竞争贸易,以及有韧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数字连接服务。”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说,将质量置于工作的中心,整个过程需要仔细审查,以系统应对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三大支柱(人类、地球和繁荣)相关的挑战和关切。

在李勇看来,我们要尽己所能,保护公民健康,为后代保护地球,并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之前单纯谋求经济增长的想法,以及随之带来的资源过度使用、对公共卫生的威胁、对环境的破坏和收入不平等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将经济转变为这样一种能够减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环境、提升数字普惠、改善所有人生活质量的模式。

李勇认为,我们必须采取坚定措施,促进现代化、可负担的绿色技术的转让和使用,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谋福利,为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必须创新,让数字技术赋能工业发展,保证业务正常运转,并维系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全球价值链纽带;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需要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参与进来,政府、学术界、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以及消费者,必须采取切实行动,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变为现实;必须采取可衡量的措施,必须知道自身立场、方向以及如何才能取得进展。

“衡量实现这些可持续的具体目标所取得的进展,需要健全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其中包括标准化、计量、认证、合格评定,特别是测试、认证和检验服务、市场监督。运作良好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可以提供全面、包容和整体性的框架,以支持将可持续发展政策转变为公共和私营部门利益相关方的具体行动。”李勇说道。

国际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国际计量局局长马丁·米尔顿

“国际米制公约组织(BIPM)是政府间组织,该组织成立的最初目的在于制作和分发最初的米和千克测量标准,但从那以后,我们的工作范围便大幅扩展,逐渐囊括了使用SI单位(国际单位制),实现测量等效性的所有协调工作,以及为世界提供世界协调时。”国际计量局局长马丁·米尔顿介绍说,“我们通过各成员国建立的国家计量院开展工作。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家计量院,部分国家有不止一个,我们很高兴能与中国的计量院一起工作。”

马丁·米尔顿透露,这个由100多个国家、地区的250多个NMI(国家计量院)组成的国家计量院网络,确保了测量能够适用于各种目的,并成为工业、贸易、科学和决策的基础。“让我们的工作对工业、贸易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和国际质量基础设施。”他说。

马丁·米尔顿介绍说,国际计量局能够通过INetQI网络,即国际质量基础设施网络,提高质量基础设施工作的显示度。该网络汇集了所有积极推动和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活动,以此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性国际组织。它包括了计量、认证、标准化及合格评定领域的国际组织。

自2020年2月以来,建立有关新冠病毒全球可比的测量方法,成为一个巨大的额外需求。“10余个成员国的国家计量院共同发起了一项新研究,旨在实现国际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对核酸的重复测量能力对于检测新冠肺炎病毒遗传物质的分子检测至关重要。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这些项目提供的技术支持。”马丁·米尔顿专门分享了国家计量院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他们利用专业的测量科学知识,协助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器械和有证标准物质的研制,或者新冠疫苗的研制。

“当然疫情发生时,适逢我们对计量服务和计量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时,这些将成为支持全球国家计量院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的新工具。”马丁·米尔顿说。

深化质量基础设施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中国非盟合作的长远发展

——非盟经济发展贸易工业和矿业委员阿尔伯特·穆昌加

“很高兴能够了解到,杭州不仅拥有长达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还享有‘质量模范城市’和‘最幸福城市’的美誉。在我看来,这印证了一个哲理:‘质量’和‘幸福’是可以携手前行、齐头并进的!所以能在杭州举办这场盛会是非常合适的。”非盟经济发展贸易工业和矿业委员阿尔伯特·穆昌加说道。

阿尔伯特·穆昌加专门讲述了非盟与中国在贸易和发展领域的伙伴关系——本次中国质量大会召开之前,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为落实该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非洲联盟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规划》,其中商定的合作领域之一是高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协调。此外,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标准化领域的合作,这一进展标志着非洲与中国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质性合作正式启动。

“为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体系,非盟成员国和区域经济共同体已经着手建立泛非质量基础设施。”阿尔伯特·穆昌加介绍说,泛非质量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四大支柱:非洲标准化组织、非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非洲内部计量体系和非洲认可合作组织。为促进彼此合作,为非洲大陆私营及公共部门提供全面质量支持,这4个专业机构也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最近他们还协助非盟委员会起草了《非洲质量政策》,非盟领导层采纳通过后将推进实施,支撑所有非洲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

“在质量领域,中国非常活跃,中国得到认证、符合国际标准的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多数国家。在此背景下,我希望在《中国与非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框架下,非洲愿意学习借鉴中国经验,深化在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中国、非盟合作的长远发展。”阿尔伯特·穆昌加最后说道。

质量控制是企业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经验

——韩国三星电子社长、三星大中华区总裁黄得圭

“我谨代表三星热烈祝贺第四届中国质量大会隆重召开,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性、国际化的全球质量交流平台。”在现场,当韩国三星电子社长、三星大中华区总裁黄得圭用中文说出自己的开场白时,赢得了会场的阵阵掌声。

已到中国工作4年的黄得圭,不仅中文水平非常高,而且对于三星在中国的业务了如指掌。“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修复能力,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利用扩大投资,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并带动和促进了一批产业链企业的质量提升。我们深刻地明白,元器件对整机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为了不断地提高元器件质量,三星除了遵从所有相关国际和国内标准以外,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

黄得圭专门分享了三星电子两个关于质量方案的成功案例:其一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半导体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极快,带来了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三星创新了一套机器间交互的工具来保证生产质量的一致性;其二是三星在半导体领域深耕近50年,将所有的经验和教训都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不断完善、梳理信息库、探索路径,达到前所未有的局面,质量控制是三星半导体能够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宝贵的经验。

“一个可喜的成果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在去年做到了设备事故零发生。三星在西安投资了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半导体工厂,项目通过不断的优化运营模式,今年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下降了24%,相信未来如有第三期、第四期,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更大的变化,这也将成为我们引入中国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黄得圭说,三星进入中国即将满3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感谢中国为外资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未来,三星愿同中国社会和人民共同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数字化的中国实践催生博世Q4.0质量管理模式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安德睿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是博世集团的子公司,成立于1999年,去年销售额达到27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博世中国区最大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苏州)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成为首个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外资企业,博世苏州执行总裁安德睿在大会现场分享了博世的质量管理方法与经验。

已经担任博世苏州执行总裁4年的安德睿,不仅对企业的产品、客户非常熟悉,更对企业的文化情有独钟:“我们公司的宗旨是品质、卓越产品、责任和全球合作4方面,其中质量是第一位的,对于所有的顾客,我们都竭力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我们有德国严谨的基因,从2018年开始,我们整体质量水平年均提升超过10%。”

除质量水平年均提升超过10%之外,安德睿介绍说,作为卓越制造的标杆,博世苏州在制造、物流、质量管理等领域全面部署了数字化转型,将顾客投诉率年均降低51%,制造成本降低15%。今年初,苏州工厂被评为世界灯塔工厂。

“我们有一个愿景,就是建设数字化推动的工厂,数字化是重要的起点。从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过去是消极的,现在则非常积极,而且有预测性,所以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质量4.0管理模式,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安德睿表示,“我们在探索有益的数据利用促进整体质量发展,工业4.0及4.0质量管理是我们的基础,我们有3个支柱,即数字战略、工厂全数据化价值链和智能化。”

2013年,当德国发起工业4.0的时候,博世集团也是发起者之一。2016年,在工业4.0转型的基础上,博世苏州创新发展了Q4.0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最终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这样的进步是基于我们的智能预测,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战略,整体是由我们公司的文化支持的,也是由我们的人员和战略支持的,我们在不断地探索怎么样去促进我们的业务。”安德睿说。

深入推动产业链质量升级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

“习近平总书记给大会的贺信中提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质量领域的资深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将视角瞄准了产业链质量。在他看来,质量因变革而生,不仅深刻影响世界,也深刻改变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跨越,质量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林忠钦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实施质量变革,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既是增加优质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也是应对新挑战的关键之举。质量强国,核心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挑战,质量升级面临着时间的紧迫感和任务的艰巨性,要勇于变革,抓好质量这个关键变量,通过质量升级,助推内需扩大,持续保持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

林忠钦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质量效益不高,主要面临产业链质量供给能力不足、产业链质量提升动力不够和产业链质量协同力度不强3个方面的困境。

“当前质量强国建设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不断开创新局面、跨上新台阶。在这个关键阶段,要创新质量新理念,重构质量新体系,深入推进质量升级,实现产业链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和更安全可靠。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设计双轮驱动,重点解决好能力和动力两大问题。一方面,优化创新布局,做强创新链,突破低端锁定困境。另一方面,构建闭环制度链。”林忠钦还给出了3条具体路径:坚持系统化推进的理念、坚持协同化推进的原则和坚持精准化推进的思路。

“变革是质量永恒的主题,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让我们携起手来,深入推动产业链质量升级,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用质量成就美好中国,开创民族复兴的新境界,为人类进步作更大贡献。”林忠钦说。

时代发展呼唤质量变革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

“本届大会以‘质量 数字 绿色 共享’为主题,围绕质量变革、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和共创共享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凝聚全球质量共识,携手促进世界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看来,当今世界,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和通信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迅速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赵厚麟表示,21世纪也是质量的世纪。时代发展呼唤质量变革,人类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更加关注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加需要全球的合作。数字革命与质量变革的深度融合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质量大会适应时代需求,动员各方力量持续关注这方面的讨论,值得赞赏。

国际电信联盟成立于1865年,是负责联合国信息通讯事务的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5G标准和其他先进通信技术标准正在全球市场上迅速推广。”赵厚麟说,5G和人工智能在内的现代通信技术在全球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和发展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G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打造全新的质量应用模式,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厚麟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重视标准化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持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在以5G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球领先,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走在国际前列,质量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际电信联盟一直与中国政府紧密合作,希望中国继续在信息通信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推动数字化时代质量管理的变革,更好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民生幸福。

促进全球高质量发展

——哥斯达黎加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维多利亚·埃尔南德斯·莫拉

“质量、数字、绿色,哥斯达黎加正在作出巨大努力,以期在这些领域得到认可。作为哥斯达黎加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我有责任确保国家质量体系拥有实现目标的最佳条件。我们必须向广大消费者保障,市场上所有产品,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国外生产的,都是在严格的质量标准下生产,并得到必要的市场监管。”对于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主题,哥斯达黎加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维多利亚·埃尔南德斯·莫拉有着自己的理解。

莫拉表示,中小企业同样应当按照一流质量规定进行生产,这不仅是在不同市场配置中小企业产品的正确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业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中国是我们的主要商业伙伴之一,拥有宝贵的市场经验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即生产商和消费者都积极参与市场活动,且有强有力的法律、认证和规范基础。”莫拉说,此次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对于哥斯达黎加来说,是加强和学习此类策略,培养更强商业关系的好机会。

在莫拉看来,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了技术和创新,这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此次大会对于参与者来说总体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机遇就在前方。因此,我想重申我们的承诺:促进全球高质量发展,建立程序和体系,鼓励变革和改进,并加强国际合作。”莫拉最后说,最重要的是,不同行业转化为“循环经济”的伟大过程将要实现。

互联网影响质量体系和质量专业人员技能

——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董事会主席伊丽莎白·凯姆

“今天,我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在全球企业改变管理方式的情况下,质量专业人员的未来。为了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组织必须采取特定的目标和战略,在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中同客户合作。”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董事会主席伊丽莎白·凯姆说。

凯姆专门分享了F·斯科特·阿迪斯关于密切关注客户的步骤的观点,并列举了近期几项调查和焦点小组访问的数据,以识别与竞争更激烈的业务环境相关的具体变化。数据显示,评论最多的两个主题都与在质量领域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企业实现更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有关。

“这让我们认识到IT,也就是互联网技术,对质量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IT和技术对企业绩效影响巨大。随着这一领域的变革速度不断加快,创新的方法将取代传统的企业惯例。”凯姆表示,在试图评估客户体验时,必须牢记,它和客户满意度及客户忠诚度都不一样。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数字化已成为流程优化关键因素的世界。

在凯姆看来,如今,不仅出现了全新的硬件可供人们使用,内置于相关软件中的算法也被拿来同人类学习的过程相比较。质量专业人员需要发展自己的业务技能,这样才能在这一新环境中同企业领导者进行有效合作。他们需要拥有沟通、财务管理、营销和战略规划等技能。这意味着质量专业人员必须会“多种语言”,这里指的不是外语,而是指企业中负责其他职能的领导者的语言。他们还必须超越“解决问题”,将质量思维应用于价值创造。

“质量专业人员需要分析和解释数据,特别是高级统计数据。”凯姆表示,“为企业领导人、流程拥有者和操作者以及其他关键参与者提供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质量专业人员需要专注于提供信息,对大数据和小数据予以整合。从长远来看,我建议质量专业人员建立一个模型,来展示组织的流程是如何驱动客户体验的。”

凯姆最后表示,质量专业人员需要更具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展现出真正的商业头脑。“他们需要有卓越的能力,在协作和创新的业务流程中引领潮流。我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各位了解商业、质量和质量专业能力正在发生的变化。”她说。

让企业间的竞争趋向提升质量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德克

“今天我想讨论的话题是,为什么公司企业间需要竞争?”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约尔格·伍德克说,“因为我们相信,通过竞争,社会将受益于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和服务,以及更多的创新。”

“竞争管理部门认为,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同等重要。按照竞争法规定,对于降低质量而非降低价格的‘卡特尔’,应与那些设定价格的‘卡特尔’一样承担责任。”伍德克认为,事实上,随着免费在线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质量竞争在过去20年中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那么,竞争监管机构应如何评估“合并或限制如何影响质量”呢?“对于一些行业,例如医疗保健行业,竞争监管机构依赖于广为接受的质量衡量标准。但是,许多其他行业并不适合采用公认的定性分析及客观分析质量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竞争监管机构应参考两个简单的假设:首先,竞争增加,通常会在价格不变时提高质量,或者在质量不变时降低价格。其次,当价格和质量均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则会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权衡,他们认为应当‘一分钱一分货’。”伍德克说。

但伍德克指出,通常情况下这两条简单规则是普适的,但也有例外情况。有时,竞争的增加并不会像预期那样提高质量。某些情况下,更多的竞争实际上会降低质量,并可能引起重大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竞争带来的压力并不会提高质量呢?“这些例外情况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要想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中存在的质量差异,该过程所耗费的成本过高,或者太困难。第二,消费者准确评估质量差异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竞争压力增加,可能会降低质量。生产商有可能单方面降低产品质量,因为这是缓解其竞争压力最简单的途径,质量的下降可能会导致‘竞次’现象。”伍德克解释说。

伍德克还专门以2013年占据欧洲媒体的“马肉风波”为例,解释了“竞次”现象问题。他认为,竞争监管机构必须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具有这两种情况特征的市场。否则,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加大竞争就能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就不会意识到,即使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也买不到自己花那份钱所应得的产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建华整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高山冷水稻进入收 ...

  • 浙江省武义县有机茶园景观

  • “满分10分的话,这家店只能得6分 ...

  • 江苏镇江跨部门成立融合战队 合力打 ...

  • 第七十二期 余少明:千丝万缕的线,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