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质量强企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10-12 14:21:59 中国质量报

精业致远 匠心“质”造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质量强企引领高质量发展

□ 雷平振 周 峰 吴国庆

50余载栉风沐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以下简称永济电机)恪守产业报国责任,做优做强交通、新能源两大领域,打造产业名片,勇做交通强国的先行者、行业发展的引领者、一流企业的担当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战略贡献硬核力量。

永济电机历来重视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多年来,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质量体系实现从基础体系ISO9001到铁路行业标准IRIS,再到经营管理体系ISO/TS22163的全面升级;

——质量管控实现从对实物“事后检验”提升到全过程“预先控制”的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人才队伍从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扩充到数百人的内审员队伍;

——实物质量从产品合格上升到顾客满意,质量损失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员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及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加强,参与群众性质量活动的热情日益增长,质量成果获得的荣誉达百余项,在省内乃至全国全行业都名列前茅。


永济电机机车电机生产线。

“狠抓源头质量攻关,采用‘双归零’理念,实施销号管理,确保源头质量问题整治取得成效。狠抓质量管控过程的有效性,按照‘双月审核、半年覆盖’要求,实施‘专项+过程’相结合的滚动审核方式,提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发挥质量工资的激励引导作用,严肃过程管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永济电机总经理王彬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永济电机始终坚持深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规范管理,实施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管控。着力推进质量体系建设,以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追求品质“零缺陷”,构建安全可靠的产品制造平台。

以“三个回归”(质量管理体系回归经营管理体系、质量要求回归管理流程、质量责任回归所有者)为基础,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在“去短板、强弱项”的基调下,公司围绕管理业务平台建设,梳理质量管理与业务职责的关系,搭建管理模式业务流程架构。按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在“放、管、服”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明晰合理的质量管理层级角色,分为顶层策划、专业管理及实施三级层级机构,实现业务单元需求拉动管理流,管理流服务支撑业务单元的良性循环效应,达到质量保证设计一致、生产一致及产品一致的“三个一致”的工作目标。

以降低质量风险为基础,构建基础管理流程。围绕控制质量风险,降低质量损失,形成以管理服务业务为宗旨的规范化流程。以“中车Q”与ISO/22163标准为基础,构建公司质量管理“1+11”及质量体系“1+26”纲领性标准规范簇,对公司质量管理要求及体系标准进行规范,给各产业单元在差异化管理过程中设立统一的管理方向,消除质量管理“剪刀差”。运用“H”标准落地模型,遵循“双归零”理念,实施AB清单管理(A清单为体系清单,用于自上而下的管理对标;B清单为痛点清单,用于自下而上的问题或痛点对标),系统性梳理并组织落实源头质量问题整改,对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整治。

以“专项+过程”为手段,推动体系管理提升。内部审核方式按“双月审核,半年全覆盖,专项审核与过程审核相结合,内审与外审相结合”原则,建立审核清单,查找问题并组织对问题进行整改关闭。利用专项审核、质量提升行动检查、技术工艺审查等方式开展质量体系运行内部审核。认证模式采用公司总部战略指导,由公司一体化向各产业单元独立运行转变,提升产业单元独立承担质量认证的能力。

实施全过程控制 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品质

“全面质量管理是创造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王彬说,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从设计、制造、运输到售后产品全生命周期整个过程,也体现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以及企业整体和个人对外的形象辐射等内容。全面质量管理涉及的人是全面的、整体的,不存在独立于质量管理之外的“特殊观众”,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来努力。

以源头质量问题整治为导向,提升正向设计能力。建立源头质量问题整治机制,采用“清单销号”制度,针对影响运行安全、涉及重大质量损失、共性或整改难度较大的质量问题,建立内外部联手攻关机制,与相关高校、专业检测机构、供应商、主机公司及路局进行技术合作,通过构建模型、仿真计算、试验验证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及性能评估,明确整改措施及整治目标,提升公司正向设计能力,同时从体系角度出发,加强对设计研发流程管控,减少和杜绝新增源头质量问题。

以规范工艺设计验证为主线,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完善落实工艺管理标准,推动工艺与设计的协同开发,实现质量控制重心前移。在完善焊接、无损检测、粘接等特殊过程质量控制规范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紧固、表面处理、热处理、复合材料制造等特殊过程,建立健全特殊过程质量管控规范。加强过程管控方法应用,完善产品实现过程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要求并实施分级管理,持续推进“门-碑-点”全过程质量管控模式,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监控和可追溯性。

以完善供应商质量标准为媒介,推进供应链质量管理协同。以“中车Q”质量管理标准为核心,形成覆盖供应商和采购产品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系列标准指南,规范供应商质量工作,推动在各业务板块、全业务链条的应用。通过对供方研发过程介入、源头质量问题联合攻关以及管理交流等,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在设计、制造、采购、服务等环节深度协同,协助供应商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提升。

推进数智化建设 赋能产品质量提升

“精益+数智=质量+效率。”永济电机用多年的探索,交出了一份生产全面精益化加数智化的优秀答卷,推动品质不断升级,驱动质量持续提升。精益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善着永济电机的生产工作——拉动生产、连续流、产品质量追溯、看板目视化……精益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永济电机每人每天的行动中。

以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抓手,推进质量管理落地。公司以质量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主线,统筹规划,通过管理、业务和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构建质量管理(QMS)系统,与OA、ERP、PLM、WMS、LIMS、产品大数据应用平台等系统集成,实现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和企业质量数据统一化管控,规范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质量活动。通过质量管理信息化,实现质量管理的转变,变“事后处理”为提前预防和过程控制,变质量管理由单一部门管理向全员全过程转变;通过质量数据统一化管控,实现各部门质量信息的共享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协同,持续推进质量业务的在线化、信息化、数据化。

以精益信息化为抓手,提升产品品质。结合公司精益生产线建设,公司国铁事业部在动车电机检修流水线总装、收尾产线配备工位智能扭矩装配系统,对螺栓紧固过程采用智能工具、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过程控制,达到螺栓精准力矩紧固,操作工艺执行过程规范,力矩紧固检测标准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自动化、可追溯,达到电机精准检修,精准满足客户需求。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利用“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PLM)”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陆续上线运行,通过积极开展精益生产组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运用,将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模式融入运用到MES系统中,最终建立了“捷通特色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瞄准国际一流 引领科技创新发展

永济电机坚持轨道交通电传动核心技术的纵深研究和市场应用的横向拓展,持续坚持走技术相关多元化发展道路,目前形成了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工业电传动、电力电子、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


永济电机风力发电机生产现场。

2020年10月,由永济电机自主研制核心动力——永磁牵引电机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时速400公里可变轨高速动车组正式下线,该型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节能、低维护成本、耐低温等技术特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永济电机公司轨道交通产品覆盖国内铁路多种型号高速动车组、大功率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实现了“复兴号”动车组、电力和内燃机车的电传动系统研制产业化。作为我国下一代普速客车的主力产品时速16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永济电机为其提供了全套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

在风力发电领域,2021年,7.XMW高速永磁、7.XMW双馈、10.XMW海上永磁、13.X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相继在永济电机下线。作为全球领先的13.X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的下线,标志着我国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制能力又上了一个平台,实现了13MW以上风力发电机整机和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我国风电行业技术的提升和海上风电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上风电装备研制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永济电机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和PHM系统、SiC器件电传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技术和地铁永磁牵引系统实现在西安、太原等城市装车运营,产品覆盖各类型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9月23日,由永济电机公司承担的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牵引辅助系统全系列产品成功下线,系统核心控制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率先实现100%深度自主化。该系列产品以“绿色高效、小型轻量、安全可靠、智能高效”为目标,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于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车辆零部件自主化,助力打造适应中国需求、技术先进的“标准化”地铁列车平台,提高我国地铁装备标准化、模块化水平,建立城轨装备中国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精业致远,匠心“质”造。质量引领,追求卓越。“十四五”期间,永济电机将以“绿色和智能化”为技术发展方向,为建成“国际一流的绿色和智能化电气系统提供商”而不懈努力。

(广告)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半山终章 至此再无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市场监管部门对儿 ...

  • “轩德皇菊”青田种植基地鸟瞰

  • 第七十六期 张琼玉:古老中草药 焕 ...

  • 卫食最健康,好嘢益街坊!大志卫食成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