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治乱象 “巧招”促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疏堵结合打好校外教育培训专项整治“组合拳”
本报讯 (张 东)截至9月底,共检查教培机构2006户、网教机构146户,行政约谈34户,责令整改81户,立案查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格式条款等违法案件48件,罚没74万多元……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于今年6月中旬启动的校外教育培训市场行为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临近尾声。行动开展3个多月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整治行动中有哪些实招巧招?日前,该局亮出一份“成绩单”。
据了解,此次行动启动以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设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针对暑假、开学期间等重点时段以及重点区域,严厉查处教育培训机构、网络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价格欺诈、不公平格式条款等违法行为。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分析研究近年来的投诉举报情况,对群众反映较多的机构进行全方位检查,会同教育部门等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辖区内学而思、新东方等主要教培机构进行重点抽查,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教培机构遵纪守法意识。
为提高基层办案执法效能,成都市市场监管执法总队编写并发布了《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场监管领域校外培训机构典型违法行为查办指南》(以下简称《查办指南》)。“明确了对市场监管领域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合同违法、广告违法、价格违法等典型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为各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办案提供了有效指南。”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查办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执法职责,统一了执法标准,能够更好地让执法人员在专项整治中大展拳脚。
在此次行动中,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切实回应群众关切,坚持“零容忍”“出重拳”,对举报和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行为严查严办,3个多月立案查处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格式条款等违法案件48件,罚没款74.2335万元,有力维护了校外教育培训市场秩序。
“整治的目的在于规范,使校外培训回到正常轨道。治理的同时也要注意疏通。让合格、认真办教育的培训机构留下来,将扰乱市场的清理出去,才能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合理需求。”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强化监管外,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更是从源头管控,严把登记许可准入关口。
在严格控制新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注册登记的同时,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注销登记以及转设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变更登记工作。该局联合成都市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成都市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办事指南》,规范材料清单、办理流程及样表文书,指导各区(市)县局做好“营转非”登记工作,为机构转型服好务。
据了解,为做好风险防控,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对涉事企业进行“预警”。一方面,指导区市县登记机关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培训机构在登记业务系统进行“预警”,限制相关登记业务,防止企业通过变更、迁移、注销等方式转移资产、逃避责任;另一方面,发布消费警示,向公众提示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相关培训机构。
同时,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加大《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的推行使用力度,积极引导培训机构进行行业自律,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该局结合成都市校外培训广告监管实际,下发《关于加强教育培训广告监管的工作提示》,通过媒体渠道对成都市广告活动主体发布《关于落实“双减”政策严控校外培训广告的行政提示》,指导广告活动主体强化广告审查,依法规范校外培训广告行为。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根据成都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安排,把“双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范畴,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监管的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会同教育部门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