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四川省巴中市探索推动食品安全检监联动机制

2021-10-26 11:01:58 中国质量报

□ 许 伦 本报记者 龚志伟

抽检监测如何与执法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融合,使食品安全让老百姓满意?四川省巴中市积极探索、推动食品安全检监联动机制,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老百姓高度评价。

“起”——算好食品安全明白账。一年伊始、每季初始、每月开始,根据抽检监测的数据,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各食品监管职能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各个环节,均要进行食品安全形势研判并列出问题清单,让政府、监管部门、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食品安全的链条中成为“明白人”。这些“明白账”不断产生,定期销账,全部向社会公开,彰显了巴中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严肃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承”——部署食品安全攻坚战。有了食品安全“明白账”,政府就有了靶向决策的依据,监管部门就有了靶向监管的重点,企业就有了靶向整改的明细,社会公众就有了靶向监督的方向,各个环节就都能有的放矢地部署食品安全攻坚战。如2021年初,根据巴中市2020年抽检监测研判报告,巴中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两项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巴中市市场监管局以发现的300批次不合格或问题食品为线索,制定了12项重点任务及实施方案。

“转”——斩断食品安全风险根。巴中市从4个方面“亮剑”,解决了影响食品安全的根本问题。如出台协作、协商、联动等系列办法,组成从田间到车间、从市场到餐桌等监管环节的“剑阵”“剑网”,形成了让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的良好机制。近几年来,巴中市共打击各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35起,抓捕犯罪嫌疑人15人、判刑5人。

“合”——写就食品安全新篇章。当前,以检验为支撑、以监管为手段、以质量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理念在巴中市业已形成。在此理念之下,巴中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联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开始实施。围绕检验数据及研判结果开展的“六查”“六问”,为巴中市食品安全筑牢了“防火墙”。同时,巴中市企业充分认识到了食品专业技术在食品安全及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与高校、科研单位、检验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开始走上围绕安全标准孕育地方特色品牌之路。据统计,巴中市通过认证认可的国家级、省级有机食品多达80个。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苏省连云港市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 ...

  • 浙江省淳安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广“浙 ...

  • 浙江省象山县市场监管局致力于“象山 ...

  • 山东省青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帮助企业 ...

  • 视频直击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