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探索“山西标准”评价及培育工作
发挥标准提档、质量提升、品牌提效的组合效用
本报讯 (记者 秦海峰)今年以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推动“山西标准”(标识)评价及培育工作,旨在建立符合山西省特点的标准标识制度,切实推动山西省品牌建设。10月28日,记者从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局将此项工作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据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标准管理处处长王守业介绍,“山西标准”(标识)评价及培育专项试点工作,从今年3月启动,经前期比对兄弟省市相关资料、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和工作座谈,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完善了“山西标准”(标识)标识项目资金的立项、备案和单一来源招标专家论证等工作,采取购买社会第三方技术服务的形式,委托中国标准化协会负责该项目的实施。
前期,以忻州等地杂粮产业重点产品为试点,通过中国标准化协会平台,对接全国性的技术力量和优势资源,研究“山西标准”评价关键技术,构建“山西标准”评价技术规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推动山西省制定符合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要求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创建能体现杂粮产品“特”“优”的指标参数,高质量编制小米、红芸豆、藜麦等种植加工的技术标准规范,并以中标协+省、市相关行业协会“多编号”的形式共同发布团体标准。
在此基础上,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围绕产地环境、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生产管理、文创包装等方面,科学设计评价指标要素,规范实施评价认证工作并发放统一的标识。通过政府为“山西标准”(标识)+评价为企业背书,增强消费者的认可度,探索构建“多编号团体标准+第三方评价”的特色评价体系和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标准提档、质量提升、品牌提效的组合效用,最大限度地释放“标准+评价”体系对山西杂粮品牌的催化赋能效应,真正培育出市场需求的杂粮品牌先进团体标准。此举旨在进一步提升山西杂粮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山西标准”“走出去”助推山西杂粮产品、技术加工和种植“走出去”,积极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真正为企业带来好处,促进山西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省粮储局以及忻州市市场监管局、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工作职能,鼓励和支持忻州当地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标准+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多编号+评价”监管和服务模式,以试点带新路支撑山西省高质量新型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