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宁一
城市里喧嚣浮躁,到处充满噪音。在心底向往静谧的地方,然而,这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公园里绿草如茵,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市民难得的休闲放松场所,可以算是一块“净”地。然而,如今的公园里歌团、舞队人头攒动。他们不仅占据了大片场地,而且歌声、伴奏乐的噪音分贝指数极高,挑战人耳承受力。见此情景,游客无可奈何,只能避而远之,游园兴致顿时全无。
在剧场里安安静静地观看演出、享受艺术“大餐”时,总有人交头接耳。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人手机没拿好,突然间“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在安静的氛围里如同一声霹雳,着实影响身边观众心情。据报道,剧场针对个别观众不能安静观演等不文明乱象,联名发起文明观演倡议。本是接受艺术熏陶、陶冶情操的高雅行为,却先要接受最起码的礼仪礼节教育,颇具讽刺意味。
在博物馆,本想安静地参观展品,仔细阅读展览内容,但常有人大声喧哗,或针对展品高声议论,全然不顾其他观众的感受,着实大煞风景。
诸如此类现象举不胜举。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被报警,高铁(地铁)里手机外放影响他人而引发口角,在餐厅吃饭时吆五喝六、大呼小叫等噪音问题更是广受社会诟病。凡此种种,表象上看是不拘小节,实则个人修养欠佳、文明素养缺乏的表现,也暴露出在公共场合没有“静”的意识。
都市人忙忙碌碌,辛苦奔波,在通勤的地铁里安静地看一会儿书,或者闭目养神,没有身边手机噪音和喧哗声的干扰,那也是一种难得的放松。静下心来,在肃穆典雅的剧场里安静地看一场话剧,在高端大气的展览馆里仔细参观一个展览,在殿堂般的音乐厅里醉心欣赏一场音乐会,而身边没有任何打扰,无异于对心灵做了一个按摩,让心绪回归宁静,给人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这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减压?
《道德经》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在环境喧嚣、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需要“静”来抚慰心灵、消除烦躁。在匆忙的步履中、紧张的节奏中也要享受片刻的宁静,把灵魂安顿好,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
内心安静,生活恬淡,也是一种幸福吧。
《中国质量报》【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