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021-11-15 10:36:57 中国质量报

奥运热点不能随便“蹭”

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实习记者 贾润梅

非法使用奥运赛事视频、网络销售假冒“奥运周边”、恶意抢注奥运冠军商标……每届奥运会前后,搭便车、蹭热度的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都会集中爆发。为加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相关侵权行为。

天眼查信息显示,10月18日,北京卡路里体育有限公司因违反《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相关规定被罚款5万元。无独有偶,2019年7月至12月,双奥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可发布含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图形标识的商业宣传视频等内容,涉嫌侵权违法,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该案被列为2020年度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知识产权领域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换来的不再是利润而是罚单,反映出我国奥运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渐建立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自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推动修订《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对奥林匹克标志进行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立体化保护,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等奥林匹克标志实施专门保护。近期,该局还发布关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实施保护的公告,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仍然有一些商铺通过电商平台叫卖所谓的奥运产品。淘宝的一家店铺售卖“2022北京冬运会纪念品亚克力冰墩熊猫吉祥物”,但在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却找不到对应的商品。拼多多的一家店铺售卖北京冬奥会会徽明信片和邮票,但当记者询问商家该明信片和邮票是否为正品时,得到的回复是“这是自制极限片,并非邮政统一印发”。

对于无授权企业假借奥运名义进行营销的行为,北京市汉联鼎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资深知识产权律师刘道臣表示,大企业清楚红线在哪里,借奥运营销违法成本也较高,而很多中小企业还根本没有意识到,其未经授权使用奥运商标是违法行为。“目前,奥运季涌现出的侵权案件较多,维权工作负担太重,有企业‘蹭’奥运热点在短时间内获得经济效益,但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行为终要受到法律制裁。”刘道臣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湄洲湾跨海 ...

  • 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免费对返乡女青年 ...

  • 安徽省选树质量标杆强化示范引领推动 ...

  •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市场监管部门深化 ...

  • ​为应对“双十一”物流高峰北京市平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