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借难还、过度收集信息等问题频发
共享充电宝为盈利“不择手段”?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对共享充电宝使用状况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共享充电宝品牌存在好借难还、收费不合理、过度收集并传输个人信息等问题。昔日获消费者好评的共享充电宝,为何现在遭质疑?
盈利模式单一或为提高收益设置门槛
目前,国内共享充电宝市场品牌众多,包括街电(搜电)、小电、来电、怪兽、美团充电宝、蜜蜂充电、倍电等。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归还后未停止计费、租借容易归还难、收费不合理等3个方面。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尽管行业品牌众多,但一直以来,盈利模式单一是共享经济公司的通病。为缓解盈利难题,部分共享充电宝品牌通过费用上涨、提高归还门槛等方式提高收益。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显示,小电、电小童、来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被用户投诉存在霸王条款、恶意扣费、退款难等问题。各共享充电宝企业应开拓新的增长路径,以解决盈利难题。
共享充电宝企业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问题
调查显示,美团、街电等共享充电宝现存的问题主要包括:未经用户同意提前收集用户信息,收集频率过高,收集范围超出提供服务必要,未履行收集中的告知义务,违规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个人信息,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对此,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表示,共享充电宝此类行为同时违反了《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公民个人信息权益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规定。根据国家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印发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共享充电宝App的此类行为应认定为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我之前在机场借用过一次共享充电宝,当时没有显示获取我个人信息的提示,但不久后我收到了这家充电宝公司推送的广告。”北京市民杨女士说。李旻律师提醒,消费者可依据法律规定要求涉事企业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若产生损失的,可要求其进行赔偿。此外,工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机关也可依法要求涉事企业承担行政责任。
过度收集信息或增加信息泄露风险
陈礼腾认为,由于盈利模式单一,各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在探索新的增长路径。个人信息属于数据资产,平台获取的用户数据越详细,越有利于用户价值的挖掘,这导致平台容易出现过度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
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屡有发生,而App过度索权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之一。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褚霞律师曾表示,需求与供给是对应的,侵犯个人信息行为也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互联网双边效应和前端免费后端收费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发生。
现在,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大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框架已经在搭建了,而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强,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不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网络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基于获利动机,一些企业仍会觊觎用户个人信息的市场价值,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仍会发生。
《中国质量报》